京东往事(48)东会新村
(2017-06-11 08:40:46)京东往事(48)东会新村
村里居民响应者寥寥无几,有的人嫌弃这是小产权房子,有的人说房子质量不好,凡此种种的贬低其实无外乎就是都想要又不想花钱,可这样的好事哪里会有呢?村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将房子对外销售,这个决定一出来,该小区的房子立刻火了起来。
因为就在我家平房的后边,我看了房子以后很是动心,就劝父母购买一套。因为我家一直实行AA制,谁的钱谁拿着,所以父亲是坚定的反对购房一族,母亲开始也不支持。后来看到三舅购买了一套,二哥购买了一套,大姨家因为崇文拆迁也购买了一套,心里有些动摇,而且据说当时的房子都卖完了,我和妹妹顺势做工作,母亲决定也购买一套。
母亲找到村干部要求购房,可人家说房子确实已经卖完了,还有一套堆放材料的厢房楼,还是一层,问母亲是否能够接受。于是我家商议后就拿到了这套楼房的钥匙。
拿到房子以后是简单的装修家里进行了简单的装修,然后配置了原有的一些家具,母亲就先行搬到楼房居住,我和女儿回娘家的时候也会在此居住,父亲因为始终反对购房的原因依旧居住在平房里,平房与楼房之间大约是一分钟路程。
我经常会邀请父亲到楼房里看看坐坐,父亲逐渐来的次数多了。我知道他的倔驴脾气,是死不认错的,坚决不会认为自己的决定是错的。可说实话楼房就是比平房的居住条件要好,做饭、上厕所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母亲说,经常到了晚上父亲也不着急回平房。
有一次母亲告诉父亲,天已经很晚了,你要是回平房就赶紧回去,毕竟晚上还要关院门,如果不回去,就在这里休息,她回去把家里的院门关上。父亲虽然不置可否,但是借着酒劲儿没有回家,就这样,父亲也住到了楼房里。
住到楼房和住到平房感觉很不一样,院子里一共三栋楼,北楼一层是二哥家,我每天就把车子停放在二哥家额阳台边上,南楼是三舅家,后来给了表哥居住,三舅夫妇过来帮助带表格的孩子,我们既是同学又是亲戚偶尔也去串个门,下一辈的孩子们交往也是非常频繁。同楼隔着楼门就是大姨家,在我家阳台就可以观察到她家的动静,大姨家的表妹以往与我们接触比较少,这回几乎天天都可以碰面,我们两家的孩子还在同一个幼儿园。就这样,天天碰在一起,小区成为我们大家族聚会的主阵地。
当楼房都卖出去的时候,很多村民都后悔了,虽然他们认为能够买得起这里房子的都是村里发展比较好的家庭,但也经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眼光。
有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转眼又过了将近二十年,小区的小产权房早就转正了,大家手里都攥着大红本(产权证)。随着平房拆迁的推进,我家搬走了,大姨家的房子卖了,接着三舅家的房子也买了,二哥家的这套房子租出去了。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亲情也因为各奔东西变得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