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往事(33)  收麦子

(2017-05-27 08:34:29)
标签:

杂谈

京东往事(33  收麦子

看到朋友圈里传来的图片,麦子已经开始泛黄了。不由得想起我们小的时候,表哥们迫不及待地把还泛青的麦子放在地头垒砌的土灶上烤,然后搓掉外皮,我们在地头就会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当然这种方式更适合烤青玉米,一会儿玉米的香气就会四溢。在儿时零食并不丰富的日子里,我们也算解馋了。

我小的时候村东有一个场院,每当麦子成熟的时候,大人们会在场院的机器上脱麦粒,然后会有一个鼓风机把脱好的麦粒抛向上空,于是麦粒和杂草的碎片就会飞扬到不同的区域,麦子就可以搓进麻袋。

孩子们最喜欢收麦子,那时候我们受宣传画影响,每个孩子都会提一个小篮筐,然后去地里捡麦穗。空闲时间,我们会淘气地爬上大人们堆好的麦垛。我记得有一次晚上,我们还曾躺在麦垛上面看星空,后来学到古诗“野旷天低树”这一句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这个场景。

 村里会把收好的麦子分发给社员群众,大家就会把麦粒再次从麻袋里倒出来,在天好的时候集中暴晒,等到水分干了就可以放在缸里储藏了,据说这种办法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粮食。同时,家家户户的自留地也会收割麦子,由于没有村里的农业机械可用,老百姓就会找村里的柏油小马路摊开收好的麦穗,等机动车和自行车反复压过去,也能起到脱粒的效果。

八十年代村里实行了包产到户,母亲的一个叔伯弟弟家承包了村里的十亩大田,收割的时候父亲会开着小货车帮忙拉麦子。这种方式可省不少事儿呢!所以,父亲到谁家都会被待若上宾。一天父亲突发奇想,非要让我感受一下收麦子的过程。

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我信心满满地出发了。亲戚们照顾我,给了我一把镰刀,指定了窄窄的一条从田埂的这头要割到田埂的那一头。别人蹭蹭几下就开干了,我拿着镰刀也想想人家一样搂一把然后使劲割下来,奈何镰刀根本不听使唤,根本割不动,一次只有那么几根。我赖镰刀不好使,非要别人正在用的镰刀,可换过来以后依旧如此。我只好改变策略,每次只搂一小把,然后使劲割下来。

时间只是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可上边大太阳晒着,虽然我也顶了草帽,但感觉脖子上的汗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偶尔起来伸伸腰,感觉腰都要断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过了一会,有舅妈过来送水,我看着离别人差着很远的麦田也不顾了,直接跑过去喝水。地头有一棵柳树,喝水以后我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躺在树荫的地上。这种农活,打死我也是干不下去的。

通过这次收麦子,我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懂得了尊重粮食,珍惜粮食,物尽其用。我也知道自己不是属于农村这块土地的,更不可能甘心一辈子从事这样的农业劳动。虽然自己不是特别勤奋,但最终还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收麦子已经成为尘封在记忆里的往事,但每一次见到绿油油的麦田还是无比兴奋。只可惜,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特别优越,我们生活的区域已经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的景观。不过在我现在的工作单位,虽然寸土寸金,我们还是坚持开辟了一块小菜田,种植了一些农作物,让这些城市里的孩子还能感受到乡土的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