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满为患,很多人为了一纸北京户口,可以说煞费苦心.每次参加招聘会,看着很多研究生和本科生举着自己的简历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遗憾地说一声"对不起,我们没有进京指标,现北京毕业生",接下来便是无限惆怅的目光。
我真不晓得北京到底有什么好?!堂弟留京后把研究生毕业的女友千方百计安置在京,后来,妻子的父母、姐姐一家悉数迁京。有位妹妹现男友研究生毕业后留京,如今父母、姐姐也全在北京安营扎寨。看来,我小时候知道的只有千万人口的北京早已经打着滚儿的涨成两千多万人,这是其中之一吧!
也许北京的好体现在她交通费便宜,现在公交卡坐车才4毛钱,至少可以做十站,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还免费;北京的各知名大医院也很多,例如同仁医院和协和医院,以前经常头天夜里就开始排第二天的挂号队了,我还曾经误以为早起床能靠正常途径解决问题,结果连着两次也没有挂上号,自己不由得烦躁起急,得勒,好友较多,只要张嘴帮忙是没问题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和人文场所较多,尤其现在大多数还免票,老年人有闲自然可以玩得很好;其实北京食宿也不贵,允许合租房的时候,有些被漂一族的房费分摊下来也不过几百元……
人满为患的地方有超市、菜场、公园、医院、车站、广场。哈哈哈,没准什么人就宰你一刀,千万别骂北京人,因为北京人也照样挨宰,大街上有十个人至少七个都不是北京人。奇怪的是博物馆,尤其是一些小型博物馆经常是悄无声息的,徜徉其中总能感受到心中那份难得的清静与悠然。
我爱去美术馆,一则离家近或坐车或走路都容易前往,二则美术馆的展览时时更新不会千篇一律,三是能在美术馆欣赏展览的大多会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不会犹如菜场般的应景和赶集。年前,在美术馆还难得参观到了馆藏的张大千艺术展品。不过,我没修过美术专业,也没有艺术专业的支撑,虽不是牵强附会但也能多少感受到美,感受艺术的气息,愿意在这样的氛围中熏陶。在美术馆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让我作为教育工作者深为感动。这才是美术馆应有的职能和效用。但是这样的场面不是单纯的教师能培养出来的,因为教育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在这里让我由衷肯定一下孩子的父母,肯定美术馆。

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她已经成为美术馆的杰作。

端详

比艺术品更美,更值得欣赏。
最后希望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发自内心的爱上美术馆,爱上博物馆,未必一定拥有高超的艺术技能,但欣赏也是一种素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