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都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2013-12-04 15:08:24)对首都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
1、择校问题:现在是一刀切,严禁择校,更不能与收费挂钩,这种方法是“堵”。可效果呢?屡禁不止!领导们应该想想,换成您自己的孩子不也愿意上好学校,所以应该体谅老百姓的心情。但优质教育资源毕竟有限,该怎样治理才有效果呢?“堵”肯定不是良策,“疏”的渠道在哪里?时光倒退20年、30年,优质校依然如此,可为什么就很少有人择校呢?应该是我们教育体制的问题。
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谁不爱孩子,爱是怎样表达的?当中高考的指挥棒作为教育的主旨目标,那么,提升孩子学业成绩的水平就必然成为最真挚的爱的表达。作为教育者,我们也知道在教育中我们扼杀了他美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在用机械的方式把孩子们培养成考试的机器,但没有办法,没有优质大学的资源,孩子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正如有些学校说的“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3、关注优质生源外流问题:中国的移民现象愈演愈烈,中国的财富也越来越多的流向国外。移民就不爱国吗?非也!导致移民增多的原因,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留学生感受到西方教育的宽容、尊重与个性发展的时候,他们感觉到自己学习太苦了。学生时代应该是享受人生最美的时光,可我们的孩子们几乎都挣扎在题海中,奢求的是一个自然醒的美梦,于是他们下定决心,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所以说,很多年轻人移民甚至有被移民的因素。而这个群体恰恰是中国发展最需要的人力资源,所以教育不改革,肯定会制约国家的发展进程。
4、关于学生安全的学校主责问题:学校自然应该提供学生安全的保障,但是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主体是有着其爱玩\乐动和缺乏自我保护观念的特点。大家想一想,我们不都是磕磕绊绊长大的,我们的身上不都有着儿时的疤痕吗?可现在,孩子在学校不能出现一点意外,即便是自己摔倒了也会找到学校麻烦,难道真是老师不尽责吗?学校、教师已经成为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因此,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课间活动减少了,有安全风险的活动取消,表面上看平安无事,实则因噎废食,孩子们缺少了生活的挑战,没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男孩子性格明显退化。这样温室里成长的孩子将来能经受住生活大风大浪的考验吗?
5、关于学科教学问题:中国的学科知识教育应该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看似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还是课堂学科教学为主,越考试越重要。因此小学还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学几乎就没有多少艺术课了,高中更是天天瞄着高考冲刺。音乐会不会欣赏,美术馆没去几次……
前一篇:幸福在前方,我们在路上(下)
后一篇:欣慕公与新天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