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论述—论述造成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
(2011-11-03 16:13: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西方经济学 |
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非常类似,二者的形态在理论上都呈U字形。短期成本由递减转向递增的原因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但在长期中,所有要素投入均可变,因此不能以边际报酬来解释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对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主要解释涉及规模经济概念。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是不同的概念。规模收益反映的是要素投入都同倍扩大而引起的产出变化状况,讨论的是投入产出关系。规模经济则反映的是产出规模扩大与成本变化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它被定义为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具体而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劳动分工合理化,提高专业化程度,并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长期边际成本。当然,这种规模经济不是无限制的。当规模不断扩大至一点时,规模上的经济性因素将与规模上的不经济因素相抵消,而过了这一点,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成本增加的情况。
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还可以以“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来解释。学习效应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这种不断下降的单位成本曲线即为经验性学习曲线,而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即为学习效应,即从更多的生产经验中掌握更多的生产诀窍,生产诀窍的积累又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范围经济则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关联产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别生产这些关联产品中的一种产品,总产出水平要高,也就是单位商品的长期平均成本要低。它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当企业生产两种产品时,它可以表示为TC(Qx,Qy)<TC(Qx) + TC(Qy)。“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使得生产每单位产品的成本都下降,因此它们对长期平均成本的影响表现为长期成本曲线的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