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瘦身心魔--如何防止减肥中的情绪化饮食
有句老话说,“多吃多占”,也就是多吃了也就多占着了,于是也多长了“肉”,“吃”,的确是造成肥胖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更是在瘦身过程中,比较难以克服和控制好的心魔之一。
如何调适好瘦身过程中的一些负性情绪,是我们防止减肥中情绪化饮食,避免越减越肥,迈向成功瘦身的重要法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此心魔即一种情绪:焦虑!
正常情况下,焦虑上升,食欲下降。但在有些减肥者那里,却有一个相反的表现,越焦虑越想吃、越能吃,吃过后焦虑感缓解,但却导致体重回升以及肥胖加剧,进而产生更多的焦虑感和内疚感,又导致发泄般的进食,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此种反常现象可能缘于父母在其婴儿时期,对啼哭的一个不正确的反应。婴儿常因各种原因而哭泣,饥饿只是其中一种。而有的父母缺乏一些育婴常识,婴儿一哭即嘴里塞奶头或奶嘴,结果导致婴儿分不清饥饿还是难过。此种行为模式延续到成长,只要心情不好,感觉沮丧或不安全、不被爱时,就往嘴里塞东西,以期安抚自己。
还有一个原因,肥胖者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到及内化的一种不良的应对压力的习惯。因为在咀嚼时,会使面部肌肉紧张度下降,间接降低情绪张力,获得一份放松感。久而久之,养成遇到压力情绪,即以吃东西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的习惯。
心灵小斗士:
分清自己是饥饿还是难过
如果是饥饿,就需要调整食谱,或者补充一些口水和水果,为减肥添一份力。
如果是心情难过,就要懂得一些调适方法。比如找个安全的、值得依赖的、可以倾诉的人,把你的难过一倾而空。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人,你可以尝试写日记,把你的难过写出来。如果连写的动力也没有,那你现需要的,除了瘦身,还有心理咨询。
更为重要的,要维系好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形成良性互动。
这样,你不安全、无归宿、不被爱的内在体验减少,减肥过程中,自然也就不需要依靠“吃”来安慰和爱自己了。
重建积极健康的压力管理习惯
现代生活,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增强,以及市场竟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感受着压力。但压力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一种人的主观的,内心的情绪体验。一件事,对甲来说是压力,对乙来说却是动力,关键要于他们如何认知与评价此事。所以,调整认识是很关键的压力管理方法。
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可能消除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源,我们只能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从心理学的角度,应对压力的方式有6种,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寻求资源帮助、幻想、退缩、找借口。最积极健康的方式就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困扰,更可以增加我们内在的自信心和外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瘦身,更需要一份信心和经营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