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香香
香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70
  • 关注人气:1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2)

(2018-12-05 16:35:41)
分类: 数学教学设计和数学备课资料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28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板书:5 8)

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5 8=13  8 5=13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4 7=  3 9=

(1)板书:4 7=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想:74等于1147也等于11.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2)板书:3 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3等于1239也等于12.

(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三、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5 8=13  8 5=13

4 7=

3 9=

第五课时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3.感受数学中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二、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

生:六一国际儿童节。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六一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上舞台演出,庆祝节日。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情境图:图一(教材97页例5插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遍,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老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生:前一排有7个人,后排有8个人。

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一共有15人。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5人呢?

数出来的,1.2.3.4……15,一共有15人。

前排7人,后排8人,把前排和后排的人数合起来,就是15人。列出算式:8 7=

男生9人,女生6人,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就是15人,列出算式:9 6=人。然后算出得数。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解决了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同学们用了几种方法呀?(3种。)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呢?

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这些人分成前排和后排时,可以列出算式:8 7;分成男生和女生两部分时,可以列出算式:9 6,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白,当数量多的时候,点数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教材97页,做一做,看图列式计算。

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出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8 4=12(只)或6 6=12(只)

班内交流

然后选出代表说一说题意及解决的什么问题,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是什么,同时比一比看谁说的清楚、合理、正确。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天鹅?”这幅画中按天鹅的位置分成两部分;左边有6只,右边也有6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列出算式:6 6.还有同学按天鹅的颜色分,白天鹅8只,黑天鹅4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可以列算式:8 4

2、小结: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二十二的第一题。

四、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呀?有什么收获呢?把你们的收获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吧。

板书设计: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一共有多少?

1. 数出来

2. 8 7=15(人)前排7人,后排8人,共有8 7=

3. 9 6=15(人)男生9人,女生6人,共有9 6=

第六课时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花。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2朵)

提问: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5朵)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回答:

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起来就是5朵)

2.我算出来的

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

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情境(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哨子?)

2.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后明确:盒子里原来的哨子是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师板书:7 5=12

3.追问:   12分别表示什么?7 5=12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盒子里原有12个哨子。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小结:这道题已知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和盒子里还剩5个哨子,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就是把领走的7个和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7 5=12,也可以列成5 7=12,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做一做“

师: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的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生:学生列算式,并口头回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学生回答)

师:对,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就是把已经吃掉的和还剩的合起来。

2游戏活动

A师示范游戏:借给某某同学6朵花,还剩7朵花。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B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的:

剩下的:

两部分的和就是总量,即原来有多少朵。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吧。

板书设计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7 5=12(个)   5 7=12(个)

8 6=14(     6 8=14(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