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2)
(2018-11-19 11:05:29)分类: 数学教学设计和数学备课资料 |
6的图画应用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的列式计算。
2、会用6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用6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1)有三个,有4个,和一共有多少个?列式是3+4=7
3、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现在我们就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好不好呀?(好)。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小兔采蘑菇的插图,板书课题:6的图画应用题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学习46页例题
师:你们看,兔子一家人也到田野里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了,兔爸爸和兔妈妈带着小兔们来采蘑菇了。
老师边用生动的语言说:左边有4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先出示4只小兔子),右边又来了2只小兔子(再出示另外2只小兔子)。
2、启发提问:你们看这幅图,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最后选出求“一共有几只兔子?”这个问题)
3.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草地上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大括号。(在两部分兔子下面出示大括号,在括号下面写上?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理解它们的意思)
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时用手势表示)“?”表示什么?(表示多少或几)大括号和问号在一起表示: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是多少只?
4、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图意。
5、学写算式。
老师引导:左边有4只小兔子,用几来表示?板书:4。右边有2只小兔子,用几表示?板书:2。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用什么方法算?板书:4+2=(
学生独立完成图画下面的算式。
集体交流:让学生谈谈算式,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4、练习
课件出示46页做一做图。
学生先自己看图说图意,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老师组织交流,集体订正。
三、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练习十第1题金鱼图。
同桌互说图意,交流,然后列式计算。
2、发答题纸,(教师准备好的看图列算式的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回顾整理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生:我认识了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大括号”,并且知道了它的意义,还学会了根据问号的位置来确定列式方法,同时还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你平时要留心观察,看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隐藏着数学问题,比一比,看一看,做一个爱数学的小博士!
7的图画应用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47页
教学目标:
1、巩固7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知道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
2、看图列式计算
课件出示47页青蛙图(不加“括号”和“?只”)。
学生看图列式,老师板书:5+2=7
问:为什么用加法算呢?(因为这道题是要把荷叶上5只青蛙和跳入水里的2只青蛙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
为什么用减法算呢?(因为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就是去掉了2只,所以用减法。)
师:同学们对图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好!你们都是根据小动物做动作的方向,确定是需要“合并”还是需要“去掉”来列算式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题目意思更明确了,图中清楚地告诉我们要求什么问题,这就是图画应用题。(板书课题:7的图画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7页例题
老师在青蛙图上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写“7只”,在左边的青蛙图上面写“?只”。
问:现在这幅青蛙图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多了括号、7只和?只)
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
分步演示动画“青蛙跳水”,边演示边叙述:荷叶上有几只青蛙?(7只)跳到水里几只?(2只)求还剩几只。
问:题中告诉我们原来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出现“括号、7只”)
(手指“跳到水里的青蛙”)跳到水里几只?(手指“?只”)求什么?
你能完整地叙述一下图意吗?
找两名同学完整地叙述图意。(原来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还剩几只?)
问:要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
板书:7-2=5(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原来的7只里面去掉跳到水里的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问:7-2=5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
师:同学们46页和47页这两道例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通过看图,我们能够知道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和什么,让我们求什么.那么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认真地比较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
(46页例题是知道了两个部分求整体用加法计算;47页例题是知道了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问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问题就不同,因此,同学们在看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
3、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做一做的图
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和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找两个人叙述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
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课件出示小鸟图
问: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7只)飞走了几只?(3只)求什么?
指名学生完整地叙述一下图意。
学生列式解答。
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知道了什么?谁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交流展示
1、出示教材48页第1题的石榴图。
同桌互相说图意,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教材49页6题(学生独立完成)
3、教材48页3题
四、拓展延伸
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1个萝卜,还缺2个萝卜,现在有几个萝卜?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50~5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
2、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和分解。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环保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
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
创设情境: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师:你是怎样数的?(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习新课
师:刚刚老师发现同学上课非常认真,观察得真细致,而且很喜欢学习数学,连老师还没有教的知识也懂了,现在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看是不是真的懂了,还是蒙的。
1.动手摆8和9。
请大家用你们的教具分别摆出数量是8和9的图形。
(同桌相互合作,互相交流。)
2.学习序数。
A、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手里有0-9
B、排好后再请同学们数一数,接着说一说自己的位置。0说我最小,我的前面没有数,我的后面是1;1说我的前面是0,我的后面是2……再列出数轴或尺子让学生读一读。
C、猜一猜。老师说一个数,请同学们不用看尺子,猜一猜他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
4.区分8和9的基数和序数
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一遍。
然后,把左边的8只动物圈起来。
再给左起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老鼠排第一,谁排第九?小龙排第几?
(像上面一样,同桌互相提问)
5.指导8和9的书写
(1)师:首先让学生看教科书P51的黑体字,问学生8像什么?
老师边示范边讲:
8字一笔写成,要从右上角起笔,运笔要圆滑,无棱角,占满两个半格;
9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它也是一笔写成,要从右上角起笔,上半部分要圆,占满上半格,竖要稍向左倾斜。
(2)完成教科书P51的8和9书写练习
6.教学8和9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
(同桌合作,小组上台展示,)
(2)让学生拿出9个五角星,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
(同桌合作,小组上台展示)
要求:边摆边说,几和几组成8,8可以分成几和几。
(3)集体交流8和9的分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延伸新知
1.完成教科书P52做一做。
2.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说一说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想到的与8和9相关的信息。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学生畅所欲言:我家门排号是9号,我有9本故事书……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5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具准备:
数学卡片、口算卡、情境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夺红花
2+4=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花。)
2、看图列式。
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二、讲授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要智慧星吗?今天啊,智慧星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见到,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师: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笑脸吗?(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
学生汇报
(2)提问题
师: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出示卡片“?”)有问号在说明笑脸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笑脸成为好朋友,愿意吗?
请看第1题:看笑脸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出:5个红笑脸,3个粉笑脸,合起来是多少?
师:谁来列式帮她解决?
汇报(5+3=8,3+5=8)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个笑脸,有5个红笑脸,有几个粉笑脸呢?
师:谁来帮他?
汇报(8-5=3)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
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个笑脸,有3个粉笑脸,有几个红笑脸呢?
列式(8-3=5)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幅笑脸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
出示彩笔图:请小朋友试着把四道算式写在纸上。
汇报、板书:5+4=9
请看第3题: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5+4=9
(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因为5和4组成9,所以5+4=9
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9—5=4
汇报
师:你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笑脸、彩笔成为了好朋友,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来跳《找朋友》。
2、闯第二关
学生摆个6个白正方体、2个蓝正方体。
师:请看正方体图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6+2=8
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6+2=8
请讲给同桌听。
小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笑脸?(8个)
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板书:8、9的加减法。)
3、课中操
4、闯第三关
师: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
汇报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
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看智慧星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在袋子里),高兴吗?
三、游戏活动
邮递员
信有:6+2=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