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灵密码 |
读易中天中华文明史读到了第八本。
史实与理论结合在了一起,它已不是专门的历史,成了史评。
观点明确,理论透彻,一看就懂,把浩瀚的过往用一根根线串起,臧否好坏,可能与不可能的东西方对比,你的大脑里,清晰了绵绵的华夏文明。
有角度、有尺度、有温度、有高度,带着历史人文的呼吸,娓娓道来着逝去和曾经。
文以化之,就是文化。
标识的特殊,共同的某种血脉流动,如胎记,黄皮肤黄土地黑眼睛,聚焦了千古,也就是了绝唱。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都消失的不见了踪迹,就连古印度也不知去了哪里。
唯独我们,茁壮的长大。

我去河南安阳西北的小屯村,见到了窖穴中的甲骨文,以象形和会意为基本的文字雏形,比之于西方的字母文字更容易让人把事物具体化。
比如那“龙”字,行云流水,简中带相,浮动则天下归之,大道若拙;再比如那“凤”字,繁之又繁,就像是凤凰展翅,羽毛清晰,一派的雍容。
在窖穴的西北,有王墓。那里出土了青铜祭器,最大的就是司母戊大方鼎。
铭文如新,鼎立而盛。我站在哪里,久久不能平静。
甲骨文和钟鼎文,它就是标识,民族的标识。
我此为我,我不是了他人。
去陕西,人们都去看兵马俑,很少有人真的拜祭始皇陵。可我却坚持要去始皇陵,并在他的墓前躬身施礼。不为别的,就为了他的“书同文”。
他把先秦的文字包括自己的大篆文字整合改进,统一成了小篆。华夏民族有了一种统一的记录体文字,凡是记载了的历史文化和风物人情,你认得,我也认得,即使是传承了许久许久的故事,都能朗朗上口,文以化人,首先就是文字。
西方的古国,就少了这个环节,文化的标本没了,更谈不上了再生长和再传承。
嬴政有一万个遗臭万年的理由,只此一点,就该名垂千古。
更何况他建立的中央集权体系政治制度,一直延续2231年,也是值得称道的。
在国外的国人,只要是能背上几句唐诗,立即就会觉得亲近的了不得,因为了文化的基因;只要是看到了丝绸瓷器和青铜器,就会觉得我就是了我们;只要是口中念念有词“道可道非常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会知道,我们就是了我们,因为那就是我们。
了不得。
文化是风,无有来处又无有去处,无处不在又无处了在。
吹拂,就是化。
无形,就是了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