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色故乡
红色故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48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概论考完总结

(2023-04-17 07:21:30)

     昨天说了,《见你一见》这本册子编理完后,再编一部我的大学。

    这就是一个爱好,一个宿命,一个使命,与生命同价。一个人假如仅仅长寿、健康,不为社会提供价值,也是生物性成功,不是社会性成功。而我的社会性,到目前来说,就是一个文化的学习传承者,包含廉政文化在内。

   这次考试首先是有一个好条件,工作没有给我造成影响,相反,这几天可以安心备考。

   果断决定,报考4门,只考文化概论1门,伤其五指,不如断其1指。在临考的时候,把前一段时间的铺垫准备蓄势之功,全部引爆而发,产生了好几次好几个新理念新动作,这在前几篇都有提到。从整个体系来说,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做了一个层次逻辑的拆分整合,甚至把教材各章都拆下来,重新排序。建立了2个体系——唯物主义体系就是绪论、地理、现代化,这是纯粹站在当代角度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些不是古代文化的本身,而是古代文化的看法观点,是今人的思想。如果没有这些思想在内,纯粹直接推出古代文化,总体上就不太讲政治,对于古代文化的消极一面,就没有一个机会和环境去批判,就会产生价值偏差的意识风险。第二部分,就是唯心主义的内容,这主要对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过程中,儒学也好道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是唯心主义范畴,即便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在唯心主义的总前提下发生的。这些主客观唯心主义,不可以用鄙视去看待,而是用历史的观点从局限性上去理解去接受,唯物主义的胜利,也是在过去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经历斗争产生的,唯心论虽然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但是起码有50%是相对正确的,不可绝对否定。

      古代文化本体部分,我是按照哲学思想——政治艺术教育伦理——制度礼俗——生产生活——文化发展 的历史脉络来排序的。因为,学习到最后,我发现哲学思想应该位于最上端,因为下面各层总能找到它的影子。文化发展的历史是建立在生产生活之上的。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了重大文化事项产生的历史背景、因果机缘,但只是一个脉络,举其大端,专立一章,对于具体细节,则另外开设专章,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符合教学规律,认识规律,而作为学习者,理解领悟到这个规律性所在,学好这门课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路子对了,道路自信。

      考试的时候,是暗示自己的,应该可以凭借对文化的理解考过关。在考前,对教材重要之处的标题进行了复习和押题。打开试卷,发现押对了不少,这是因为自己对教材重点的认识已经基本成熟了。考试答题比较顺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