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证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基于研究的不同视角、不同时空视角

(2022-10-16 08:35:49)

      这本书,一下说公共政策是这个,一下说是那个,搞得你昏头。

     事实上,看似矛盾,实际不然。他们是在用不同的视角研究,所以。。。。、

     先有鸡先有蛋? 如果是先有蛋,从先有蛋的视角研究,那么一定是后有蛋。
                              如果是先有鸡,从先有鸡的视角研究,那么一定是后有鸡。

     公共政策的第二、三、四章,都是总论,都是把后面各章内容进行概括抽象和压缩。从理论形成过程,是后面在前,实践在前,这四章是总结归纳和学术升华。

    第二章,讲公共政策本身到底是个啥东西,比如,张三,张三是个什么形式、内容、作用、特质。(外貌、学识、职业与业绩、特别的长相)。

    第三章。讲公共政策是来自哪里? 从静态的观点,从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来自一个系统,公共政策是一个系统输出的产品。这个系统如贯标系统文件有些类似,是一个联系的静态结构。系统论的意义在于分界,有一个系统内外的逻辑。把客体系统与政策系统区分开,政策系统相对与客体系统存在。定义政策系统是政策参与者的集合,包含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因为这三者都在参与。但是客观系的统(问题和目标人群)不在其中。主体系统包含(制定的政府、执行的政府以及间接参与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提出公共问题、影响政策制定、影响或改变政策环境的社会成员、组织)。系统的运行理论,把后面的全部概括。

    第四章。也是讲公共政策是来自哪里? 不过换了视角,是从动态的观点,从过程论的观点来归纳的。认为公共政策是一个过程。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认识论和社会)是一个层次的,属于内容逻辑; 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是另外一个层次,属于形式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