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入门日
(2022-07-24 16:59:21)
直到今天,才感觉入门,晦涩难懂的压力少了许多。
按照在教材的批注,2020年11月28日,我就开始翻看部分文字了。
晦涩在于找不到学习的立足与方位,找不到到底是什么性质 的文字表述,啥是学呢?
今天才知道——
这是一本中国人编写的关于世界各国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的总论与简介。立足点是中国本土,又放眼世界各国,客观理性,开放包容。因此,啥是学呢?不要死板的问这个问题,这么学是一个开放的学问——是提出这门学科概念的学者,通过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概念体系,把一切有关的研究成果,全部“归属”进来,作为这门学科的支撑。因此,交叉边缘是产生的爆发点。提出这个学科方向的意义还是有的——在于对人类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创新。
——这就像提出“文化创意学”这个学科一样,申报的时候,学科要素的基础其实是已有的学科,只是从已有学科的交叉与时代的需要,发现一门有新的研究价值的学科方向——在现有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也是如此。
毫无疑问,这门课与政治学(公共权力配置)、领导学(体制和决策)、管理科学(决策)是支撑关系。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的概念体系是学科标识性的,其它学科没有。其它学科有的,在这里的表述的时候,说法还是有些字眼的转化,以体现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不同的术语,其实意思不一样。在那里叫领导体制,在这里叫政治体制。在那里叫财政政策(经济学)。在这里叫公共政策。很显然——“公共”是这门学科的力量的根基,公共的核心含义——既然是公共,那就不是私人,那就要民主与科学。追求这个,才是学科的独特的生命力,不可替代的新的使命。更为聚焦公共性,更为触及公共的本质——教育和提醒人们,制定公共政策时,不要跑偏,搞成了私人的决策。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