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化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2013-12-20 20:04:55)
标签:

杂谈

信息化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2013-12-18 新农业产业年会 艾格农业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农产品向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农业企业不断壮大,大量资本也开始涌入农业这片“金土地”。12月6日至7日,由艾格农业·国际农商俱乐部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品商会共同举办2013中国新农业(食品)产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投资论坛在北京蟹岛隆重举行。来自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张合成司长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合成司长:谢谢主持人对我的介绍,非常容幸受黄总的邀请来和大家见面,汇报和介绍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和简要的情况。我的朋友告诉我今天是一个新农人的机会,所以今天我想把工作里面涉及新农人的内容和相关的题目,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讨论。所以我今天的题目是很政治化的题目叫《信息化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因为大家知道十八大提出了四化的方针,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四化里面是一个短板,它短在哪里呢?核心还是短在信息化。所以信息化回过头来讲又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
今天这张图片是献给我们的新农人,这张图片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典型的心态。实际上在进入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特别是进入现在信息技术时代以后,我们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各位新农人们,你们的任务就是信息化,我们大家一起的任务就是信息化。如果说我们与新农人相对应的还有一批老农人的话,现在的老农人们也在考虑这个事咋整。所谓的咋整,就是在我们的一亩三分地上,怎么能够提高效率,怎么能够提高收益,这正是他们这些老农人们想的问题,我想也是你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最近在农业领域,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最近刚刚宣布的粮食的第十个增收年,今天上午我们农业部韩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这个消息,今年是我们中国粮食第十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038亿斤,这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头一个十连增,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我觉得跟各位新农人有密切的关系,大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还有一个题目就是三中全会60条的决定,给我们农业带来了什么。我想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小产权能不能买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前两天说了小产权房还有非法的成分。所以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说的是,在三中全会的60条决定里面,涉及到农业农村改革的有一大块很重要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很重大的题目,有人叫同权同价,有人叫国民待遇。
第二个问题是家庭经营,如何稳定小规模的农户经营或者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农业,这是我们这次三中全会决定里面很重要的一条。
第三个是粮食安全与增收致富,大家都知道种粮食不增收赚不了钱,现在种粮食赚不了钱,还要保证粮食安全,还要让农民增收,怎么办?三中全会决定要通过改革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四个是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现在每年人口的刚性增长,导致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增长。这么多人要吃饭,咱们就这么点地,就这么点水,怎么办,还要有效供给,还要可持续发展,所以三中全会决定有专门的论述。
第五个是农民进城,实际上决定里面没用这个词,是取消户口等等跟专业的术语。对农业来讲将来谁来种地,今天在座的将来靠新农民来种地。所以等于是将来谁来种地,谁来稳定在土地上,又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所以涉及到三农改革,农业农村经济改革涉及到贯彻三中全会的改革我们有八个确定,第一个是土价,第二个是经济改革,第三个是价格改革,这是我本人一直参与的。第四个是金融保险,第五个是城乡一体,第六个是生态,第七个是对外开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农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如何来变革传统的路径依赖,所谓传统的路径依赖,就是我们现行经验对农业的管理,如何变为市场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这是三中全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我们农业市场里,刚才主持人说,我来解读,实际上今天我讲的是信息化方面的事。但是在市场化改革当中,贯彻三中全会,我觉得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农产品不是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专门有人研究。在农产品市场改革与价格主导市场的价格里面有五个问题要解决,一个是信息失灵。第二个是产销脱节;第三个是调控扭曲;第四个是主体,我们传统的农户多、小、散、弱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第五个是市场效率,通过信息化怎么实现市场效率的提升,这是前面我简要的给大家回报我个人对三中全会决定涉农改革的理解,以及我们贯彻的想法。
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概括性的论述,我这里有两个观点给大家介绍。一个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八个趋势,这八个趋势,最重要的趋势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从总量平衡向总体上平衡,结构性偏紧转变,这就是我们国家人口刚性增长,加上城镇化速度加快,为什么大家觉得还要跟粮食有关系呢?同志们,城镇化加速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原来农村人口都是种粮的,转到城市以后都变成吃粮的了。所以这种转移,实际上是刚性需求增加很重要的因素,这是第二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人口的刚性增长,这是我们结构性偏紧很重要的问题,而且这种偏紧会越来越紧。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还有六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一个是六个方面的少,我们农村土地越来越少。大家都知道盖房子了,肯定种地的地方少了。第二个是高素质的劳动力。第三个是家庭经营收入,我们养猪、养牛占农户家庭收入的比例在变小。第三个是小规模农户,现在各地都在搞规模经营,搞土地流转,小规模农户在变少,还有村落、人口都在变少。还有六个变多的,农业补贴、农业投入、农业机械、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在想,将来新农人是不是也是新兴的主体,将来希望有人写进去新农人,跟我们现在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就是进口农产品多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加强农产品市场改革很重要的原因,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是个好事,但同时也有巨大的压力。
回到我今天讲的主题上,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不能不说现在的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十八大把四化作为第二条同时提出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目标,习总书记在去年9月15号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普日活动的时候,专题跟农大的专家,现在在照片中间的专家是搞信息化的,在讨论农业物联网。总书记问的问题是物联网,农民能不能用的起,好不好推广,成本高不高,主要是这三个问题。总书记提的重点问题是农业物联网将推动农业方式的变革,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汪洋副总经理对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给了很重要的重视,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这个观点就是他提出来的。同时他认为农业不应成为数字鸿沟的受害着,信息化不应成为城乡差距的新表现,这是他在视察农业部国家农业数据中心的时候提出重要的观点,也是重要的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应该说对农业生产方式重大的推动和重大的变革、重大的创新。大家知道我们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我们有车的开着车,没车的骑着自行车,今天我知道有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在现场,他们有亲身体会。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这种高速、可视、泛载这些特点和特征,极大的推动了我们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像泛载性这样的特征,我们曾经说通过广播喇叭把农业技术和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因为有了泛载性这样的特征,通过信息化,因为手机的应用,现在我们的农业技术可以随时随地送到田间地头,不仅仅是千家万户,可以到田间地头,这是由信息化的特征来决定的。
这几年我们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的服务能力有所提高,我这里用了一个“不断提高”和“有所提高”,政务信息化我们农业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政务信息化,包括数据采集和信息统计,这方面也有一些提升。总体上应该说还是有进步,跟其他行业和部门比有落后,但是跟自己比还是有进步的。
这个案例是我们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今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就在鱼塘旁边召开。我们农业领域有一个公益性电话号码叫12316,大家现在可以拔打一下,这个电话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咨询问题,我指的是农民的问题。现在我发现城里人也在咨询,涉及到生产、生活问题都可以咨询。如果你不相信现在可以打,现在这个电话总体上能够方便打,每年为农民的增产和减损达到100个亿,这个号码一部分农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前任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以及现任副总理汪洋同志,他说迄今为止也是面对农户服务最到位的一条线。我自己曾经在山西的白河县,那个村里面进城坐公交车要三四个小时,一个农民在那里看病,那是肝硬化,我在县城里参观这个点,正好这个农民打进这个电话来,农民打进视频电话来,这里坐的专家是他们的院长,正好是这方面的专家,给这个农民咨询了大概二十分钟左右。那个农民看完病以后面对这个专家鞠了六个躬,本来当面鞠躬的事是常有的事,但是通过我们12316热线电话鞠了六个躬,我说这三个躬要送给县委书记,另外两个躬给院长,还有一个躬给农业局长,这对我们农民来讲是特别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通过12316这个热线实现了。农民是这样叫的,农民与专家的直通线,农民与党和政府的连心线,这个词一提,我们觉得这是挺重要的。
还有一个案例涉及到电子商务,因为一说电商,我们讲起来都是阿里、京东这些,或者就是在座的各位新农人。实际上我们还有一批农人,今天我觉得有几个合作社社长,对我来讲,我关注的农产品电商主要是在这个层面,能不能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掉,还能卖个好价钱。所以我对农产品电商有两个指望,一个是能够告诉农民,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这是一个指望。第二个指望是在产后能够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能够存得住,只有存得住,农民才能面向市场说不。所以要存得住,要用的住,还要卖的掉,还要赚的到,这是对农产品电商来讲,我们有这么两个很重要的指望。这是福建南安县的蓝天村,新闻联播播的时候,村里面的农民把一盘鸡蛋和老木鸡卖掉了,听起来很朴素,但是实现的是一种功能。
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和国外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个不用多说。我这里面要说的,就是我们怎么开发用这些信息资源,现在我们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我用了一个不会,实际上这个不会指的是我们市场化的方式,新兴的创新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数字。怎么能告诉农民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是政府告诉他,还是机制告诉他,这是我们最大的差距。现在宽带不够,项目投入不足,这些可能会很快解决。但是资源的利用问题比较难,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这是我们城乡对比,现在城乡数字鸿沟,我看到一个数字说现在还有45%,从08年到现在已经缩小了,现在还有城乡数字鸿沟,城乡信息化的差距,要说原因还有认识问题、政策问题、顶层设计问题和管理问题,对农业部门来讲,核心还是我们从农业部门的管理者到技术。有些人到现在手机还只用于打电话,一说微信,那个东西不安全。一说微博,就说微博不安全,在认识和了解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信息化运用在生产领域,它刚刚开始。我归纳了一下,前面说的像在农业领域,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这五个,一个是城乡数字鸿沟,第二个是刚才说的不会的问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说了个34,也是我们估算的,其实基础很弱。第三个是现有的信息资源和系统孤岛现象非常严重。第四个是信息技术,有的技术我们应用还严重滞后。第五个是我们企业面向农业的企业信息服务刚刚开始。我们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力、水平、专业团队还很弱。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外和我们国内的相关专家有四条非常重要的记录,为什么要发展信息化。一条就是信息化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条是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和其他物质资源同等的重要战略资源。第三条是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现在农业领域有两个标志,一个是科技贡献率,一个是机械化水平,下一步可能有第三个指标是信息化水平。还有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我们把陆地看住、边界看住、海上看住、空中看住就不错了,现在还要把信息和网络看住。这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农业的三率。这张图片是我们无锡的养殖户,他给我们专家介绍,他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怎么节约,怎么做到节本,他现场数一头猪通过运用技术可以节约94块钱,这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现在我们规模化养猪节约不少,所以信息化有这样的重要性,对我们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来讲,我们确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的制高点,怎么推进,农业部常务会议确定了按照政府引导、需求拉动或者是市场拉动,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来推动,政府引导信息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信息化要靠市场拉动。就跟你自己用手机一样,凡是别人送你的手机,很多功能你不会用,如果是你自己买的手机,那个功能开发的肯定很到位,所以手机还要自己买,所以需求拉动和市场拉动。但是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政府要推动。
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信息化有四个很重要的目标任务,一个是生产的智能化,这是应用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在我们的智能化水平,在几个领域是最低的领域,我们能看到拖拉机就不错了,真正能看到信息技术的很少。如果在这个领域没有实现信息化,中国农业很难说实现了现代化。
第二个是经营的网络化,运用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实现产销衔接,流通领域的电子交易和公平交易,流通领域的信息化,以及主体之间电商的应用。
第三个是管理的高效透明,从农业部简单一句话,部长可以坐在大楼里面可以看到草原、码头、渔船、猪圈、麦田,这里面可以实现公众需要的涉及农业的公众服务。
第四个涉及到农民服务的灵活便捷,我们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供为农民所需要的一切服务。现在我们通过12316的形式,我们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实现其他的生活方面的便捷服务,缴款、存款、取款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我们设计当前推动农业信息化,主要是十个重点任务,这里面包括生产领域、市场信息领域、科技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动物防疫、农村土地、电子商务、应急指挥、信息资源,以及整区域推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涉及到电子商务,今天上午讨论的比较多。我们有这么几个观点,一个是农业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推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重大变革,这个变革体现在五个最,我现在写了四个最。前两天我跟阿里讨论的时候,还有一个最我加进去了,现在的四个最是,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最低费用,这是传统的四个最。还有一个最,就是组透明的信息,这个决定了农户作为弱势群体是没有价格谈判能力的,但是在电子商务时代,我们有了价格谈判的能力,赋予了农户这样的能力,第二个观点是电子商务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同时农产品对电子商务如何营销也提出了要求,这个要求是互动的。
消费者现在需要吃的也是大大小小不一样的农产品。但是电子商务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有严重的挑战,容易腐烂怎么办,大大小小不一样怎么办,退货怎么办,所以对标准化提出了很重要的挑战。第三个是物流的信息化,没有物流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实现的难度比较大。
我们利用阿里的数据看,阿里的数据去年年底农产品占比大概是200亿,在所有产品的总量里面大概占了2%,从2%里面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小数,我看到的是增长率,我看到的是对农户公开透明信息,看到的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巨大的推动力,虽然是2%,今天的新农人虽然只有四百多个,但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能力非常巨大。
下一步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建立面向农户的,满足农户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体系,现在各个部门都在忙。怎么解决农户的需求,现在实际上正在研究一个平台,把各个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整合起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用这一根针把农户的需求串起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他们能够交电费,他们能够存款、取款,能够给手机充值,能够买化肥、农药、肥皂、香皂,能够实现他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解决他们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解决最实际的信息。
在三中全会决定里面有一条,就是对放开电子商务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做了限制,刚才国外的朋友跟我交换名片,我想这是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很重要的信息。上面我写的是三中全会的原话,在研究农业信息化的时候,这些观点我都是抄来的,研究新农业我们必须要记住几个很重要的观点。一个就是信息源,信息最原始的基本要素。第二个是那些不能获取有效的信息地区将会落后。第三个是未来城乡关系,将由信息的占有来决定。第四个是不会用信息的,不想用信息的,将被纳入文盲系列。所以我们新农人是新农业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代表。
涉及到新农人,我们有很多预言,我刚来的时候还对新农人提出问题,实际上我对新农人充满信任和希望。实际上新农人将来就是中国农业变革很重要的力量,过去有人说是我们的前辈,PC不需要超过640KB的内存,现在已经多少TB了,这些都已经超过,所以你们的前景都会超过过去任何人的估计。
所以我说欢迎新农人,新农人的四个特点,这不是我总结的,是一个专家总结的。他们是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不是自己赚钱为原则,还有重创新,我很赞赏这个特点。同时我们来关注未来谁来种地,我们一方面要帮助这些老农民,解决现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存在的先天特征四大问题,多、小、散、弱,有文化、懂技术这两个是老题目,但是会经营是新题目。所以信息资源创新和互利重要的是会经营信息、会经营技术、会经营资源。下面这句话又是三中全会决定上的,我特别希望变成大家的目标,让广大农民,包括新农人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简要的想法,再一次向各位表示谢意,谢谢。

http://s13/original/001Q6epJzy6F94x5y44ac&690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