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美育与人生境界
(2012-06-07 08:43:10)
标签:
情感 |
分类: 公共关系 |
6月6日上午,我到北大听叶朗教授讲座。这是一堂关于精神健康的理论辅导。我尽力作了现场笔记。没有整理,也许错别字不少,现贴出来只希望更多的朋友分享,如有不妥责任在我。
有情感、趣味、感性、艺术、德育等五种看法。但都不全面。是人性的完满性教育。生存之外的精神享受。意向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教育是引导人们追求人性的完满。学会体验人生,精神境界得到全面发展。
1.培育审美的心胸,概念化和功利化的眼中一切都很暗淡,但审美的眼光中世界万物都很新鲜,有了距离有嗞有味。肓海伦给我三天光明,笫一个看帮助我的人们的,看人们内在的美。看辉煌的日落。看一个黎明,每一个黎明必定会揭示岀新的美。
2.培育审美能力。审美的感受知觉能力。诗中有真意。科学研究是研究物质规律,审美是人生的审美话动的实践。
3.培育审美的趣味。趣味是偏爱标准理想的综合。是审美的指向。格调、品味的整体表现。带有稳定性,教育可改变。有高低之分。健康与病态。
1.德育不能包括美育。均作用于人的精神。德是规范性的教育,作用于思想理智,美则是薰陶、惑发,作用于无意识的层面,潜移默化。德维护的人与人的秩序,避免失序失范,美保持个体的精神的和谐和自由,防止惑性和理性的分离,协调发展,健全人格完满发展。现代社会易心理障碍,缓解此应靠美育。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应建设个体和谐。社会情绪稳定就是美育。德是礼的教育,内容是序。美是乐,内容是和。大乐与天地同和。礼乐相济,互相配合补充。
2.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美育激发创造冲动。创造意向。科技创造大靠罗辑而靠冲动。由美起真。美感对创造有推动。除了有创造性之外耍有平和的心胸。
3.美育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己超过使用价值。改变啇品的设计格调成了大问题。民族特色等等都与审美相关。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要,创意的时代。乔布斯的创意改变了世界,最永久的发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是苹果的灵魂,是创意的灵魂。钱学森之问?大学中的科学和艺术要相结合。
1.不只是一门课,贯穿于全部教育之中,校园文化。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广告的格调对在会影响很大。大众传媒的趣味格调对公众的影响力大。
2.阶段性原则。
胎儿美育其实是孕妇的美育。学龄前的创造力。青少年美育在学校,自由活泼生长,趣向鼓舞,衷心喜悦,审美理论,艺术经典教育,不能抛弃经典。成年的功利性竞争性时期,处于焦虑不安的时期,忙忙碌碌的失去生活的活力趣味。老年不是消极灰色阶段,是空前的旺盛阶段生命的黄金时代,自德其乐别无他求。不是退出,而是进入。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面对疾病和死亡,最后一幕如何演出很重要。功利境界中的人;道德境界中的人;天地境界中的人;境界不同对死的态度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表面上共有一个世界,但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境界是导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气象别人是能感觉到,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如果是骄柔造作是假的。
赚钱养家是事业层面,功利层面。最能反映胸襟。孔子的画像是后来的画家用他的言论和行为想象岀来的。戏剧中的人物与书中的人物不像,小说中最素的人素的很雅,但戏剧中的最雅的人雅的很素。古人的乐道就是境界,呕岀心肝把真理带给后人,欲罢不能!是一种无限追求的境界。朱光潜翻译的黑格尔美学等120万字,当时已80高龄,靠的是生命力和人生境界的创造力。普通人只用了潜质的一半,很多人只用低于自己一半的效率在生活。
诗意的层面,审美层面,不可缺少的层面。人的个体层面衣与食维持,一旦打开窗户就有了审美的超越,走户外就有审美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