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亲手记•别样三户

(2012-02-17 22:14:06)
标签:

财经

千家万户

现代农业

一家一户

杂谈

情感

分类: 农业经济运行
2月17日,星期五。探亲继续中。

在余观村随意走访了三家,一家一个样。农民还是农民,地还是那些地,但土地起的作用却是三个样。

第一户:土地免费送别人种。村里街边一个杂货店进去,是一栋长长的二层小楼。中间一层住着老俩口,照顾杂货店,收入够生活。左边是小儿子的房子,楼房正在大肆装修,儿媳把楼下地下室打开,三间房养满了娃娃鱼,每条快10斤左右,每条鱼市值10000元左右。右边是大儿子家,大媳妇正在自己的厨房炒菜。我和她聊了几句。老大家也养了不少娃娃鱼,另外还收购加工药材毎年毛收入20万左右,并为银行代收代缴养老保险款,也有一定收入。在这家我们见到老妇夫和两个在家忙碌的儿媳,两个儿子也没有走远但没见到。看似一大家,里面走廊也是通的,但是分三家过的。老人自己过,两个儿子个过个的。三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己的耕地均免费无偿送别人耕种,自家的粮菜肉均购买。

第二户:种地当副业。妇夫俩近50岁,孩子已在外面上大学了。他们有三件营生,一是经销化肥农资代销种子。在自家的一楼两个门面里,装满了化肥。碳胺也卖,今天的价格是每袋38元多,今年己涨了钱,估计还要涨。这个门面由夫人负责,生资经销利薄,每年1万元左右的收入。二是养娃娃鱼,据说年收入要20万左右。三是种两亩地,刚种了地膜土豆,下季种玉米。两季农活不赚钱,只是他家的副业,也省的地闲着长草不好看。 我们离开时掌柜的还在打生意上的电话,抱歉的挥了挥手。

第三户:就靠地过活。老王家离前面两家不远。夫妇俩均61岁,临路挨坡地盖有两层半楼房,一个儿子己在县城成家立业。一进门就看到老太太病歪歪的。老汉厨房里堆的是自己家种的萝卜和白菜。仓库里堆了七八袋稻谷,还有一袋花生,是自己家田埂上收获的。地下一层两间屋装的柴禾,今年烧饭足够。老汉说,老太太常年有病,今年就花了4000多元医疗费。老汉自己照顾两亩多地,自己吃的留够,价格好还能有点收入,这几年化肥种子价格高,地里收入不行。老汉把临街的一间房租给外地人,1年可收入1000元。儿子也能贴补点,但儿子也要供小孩上学花销不少。老汉感谢合作医疗帮助,少花了不少钱;感谢村长对他的照顾。感谢中央给的100多元的种粮䃼贴。老汉和老太太再三热情的挽留我们吃饭,我们心里暖暖的也酸酸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