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农户营销能力”:治理价格暴涨暴跌基础任务

(2011-11-20 21:47:58)
标签:

营销能力

农产品

自然经济

一家一户

价格暴涨

财经

分类: 农业经济运行

今年以来,“菜贱伤农”的现象已经多次出现,从五月的部分叶菜滞销,十月初的大蒜、大姜价格下滑,再到现在的白菜,菜农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媒体和经济学家分析了不少原因,有供求关系方面,有投机炒作方面的。一些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帮助农民销售,新浪网也干起了围脖卖菜的义务劳动。近期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参与了土豆种植,也扩大不少,也卖不掉,也盲目啊。其实政府也不可能替农户作主种多少,否则就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有人借用蛛网理论提出,在市场自发调节的情况下,鲜活农产品市场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今年以来,农产品发散型蛛网波动的现象频发重发,农户和市民损失不小,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二是运用期货市场来进行调节。应急销售是救济措施,价格措施和期货措施值得研究。

我的问题是,农户是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其经营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性目标。但我国千家万户的农户,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绝非易事,因此市场经济发展了多年,这个问题一直没人研究、没有措施,目前蔬菜价格暴涨暴跌无不农户经营主体能力不强相关,菜农“农户营销能力”太低,一家一户生产能力没有匹配一家一户的营销能力。难道因为千家万户太多太难就不研究了不扶持了?难道等到农业规模化实现以后再解决吗?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在取消统购统销的体制、取消统购派购目录时曾经强烈提出,提高农民面向市场的能力。事实上除了大宗粮油产品的最低价格制度和收储保护制度之外,没有任何面向鲜活产品的农民支持措施。面对农户的营销能力扶持支持措施似乎为零。取消了旧的,新的则没有人来建立。与其说是市场经济,不如说是自然经济,仍然靠天吃饭。

“农户营销能力”不足,主要表现是农户对产品营销的依赖性,农民抓生产在行,专注于扩面积提单产,至于卖给谁则无从下手。他们靠去年的行情决策、多了没地方储存、指望可能上门的收购商拉货等等。农户营销环节目前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靠天吃饭的味道十足。农产品从生产者直接到社区被视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保障农户收入的良策!这个过程要三个主体互动方可实现:农户、贩子和社区巿场!三个人中农户最弱势,贩子也很无助!我们应该从武装农户、培育贩子做起。

“农户营销能力”是治理农产品暴涨暴跌的根本措施。要熨平暴涨暴跌的曲线,不一定全在供求关系上下功夫,而是要改革现有的流通服务模式,把农户的信息供应田头化,产品收储田头化,销售服务田头化。

“农户营销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规模组织能力、产品直销能力、田头储备能力。整合资源走组织化道路,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平台走信息化道路,都是提升农户营销能力的不二选择!问题是要适合农民需求、符合农业现状、解决实际困难。要优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面向农民的信息不少,但农民"见不到、看不懂、用不上"啊!网络购销服务和发展中的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只能是一个方向,小生产的标准化短期无法适应远程商业模式。

“提高农户营销能力”是一个长期任务。农民的营销能力提高的必须的,先从谁开始是可以选择的。一般农户是很难单打独斗,可以从专业合作社开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也可以武装。目前的专业合作社也刚刚起步需要呵护和规范,更需要扶持和培育。出现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只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扶持农户的营销功能,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农户营销能力”提高策略的政策目标应该可以改变农村劳动力老化的问题,务农收入比较效益低是劳动力和收益稳定三农业领域的根本原因,武装农户营销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把新一代农民和收益稳定在农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