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南非创业的中国小伙子

(2010-11-26 08:35:45)
标签:

体制改革

农业农村

杂谈

分类: 游记杂谈

小陈在南非主持一个中资企业,是一位四川小伙子。

刚见到小陈时大家叫他陈总。老成持重的举止,娓娓道来的讲话,我以为年龄和我差不多快至不惑,后来听他自己说,今年26岁,来到南非已经6年。在四川上学到中途父母要他去美国上大学,他自己并不愿意去美国,当时正好赶上父亲的公司在南非创业,他就申请来到了南非。一起来南非的几个同事陆续都回国了,他是坚持下来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位坚持下来的是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和小陈一起陪同我们参观了公司。小姑娘很精干,她看起来是公司的管理者之一,小陈介绍说该姑娘已和同事结婚生子。小陈也说了,他自己尚未恋爱。

有关公司的发展情况是听小陈介绍的。公司的大事由他父亲决策,但父亲很少来南非,实际上南非的事业是他和同事们发展的。我们参观了一片花园式的商业住宅区,这是他们公司开发建设的商业住宅,三栋楼宽敞明亮,在楼下的花园里往上望去,住户有黑人,也有白人。我们到公司的办公室参观,员工们正在工作,陪同我们的姑娘打开PPt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和发展思路。之后参观了公司正在建设的农场。农场主要种植花卉苗木,花卉育苗生产已经起步。农场的生活区域是花园式的。职工生活区有一些平房,外观像我们农村的农舍,其实是正在专修的公司的招待所,计划以后国内来的专家和客人就住在公司的农场。有一个不大的游泳池,三五名职工活动足够。我们在游泳池边上的休息区喝水聊天。

在国外创业的困难可想而知。但小陈对我们提出的疑问总是轻松的给予积极的回答。使我们感觉到他把一些难点问题处理的干净利索,令我们佩服。从我们驻地到他的农场需要个把小时的路程,小陈从当地警方调用两辆警车给我们带路开道,警车警笛带尖叫着快速穿过十分拥堵的路段,在一些亮红灯的路口呼啸而过。警车开道当然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小陈说有警车在南非是比较安全的。只是我们私下担心会像国内一样扰民不妥,但又不敢佛了小陈的一番美意。我们请教小陈如何调动地方警车,他用国内的行话说,是警局的朋友帮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在南非办企业必须使用本地劳工以带动就业,这是南非的法律规定的。但我们都知道,黑人劳工懒惰,不好管理。小陈的企业则探索了一种当地人管理当地人的办法,同时把中国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日常管理,中国的年节、西方的年节公司的黑白职工都可以的得到礼物和关怀。目前劳动秩序和效率良好,职工的凝聚力很好。虽然也发生过黑人闹事的事件,属于误会性质很快就平息了,没有任何不良后果。他介绍,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承认,当地政界是看好和信任的。

我没有特别考证小陈的企业的产值和利润。我看到企业打理的井井有条,员工和经理信心十足精神饱满,我判断企业是成功的。南非总统抽空破格接见了我们的代表团,团长说这是中南两国农业合作重要性的表现。我想,像小陈他们这样的企业作出的贡献也许对南非人民来讲是最实际的。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中国的走出去需要研究企业这个主体。到国外出差总要卖点东西回来打发孩子老婆,但南非只有钻石是当地的产品我却买不起。想买的买得起的东西都是国外品牌。其实,中国走出去战略要实现的无非是在国际市场上看到中国的品牌。小陈的企业在南非的成功告诉我,成功并不困难。小陈提供的产品不是名牌但当地老百姓需要,他提供的机会已经为所在国所接受。很多不成功的项目问题出在贪大。大企业,大目标,大人物纷纷登场。事情没干媒体先报,工作没做蓝图吓人,项目没影领导多次出访。如此这般,动不动让人家扣上“中国威胁论”的帽子,要不就骂咱们“新殖民主义”,有的把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牵扯不清说咱国家有野心。外国人民没得到实惠不骂人才怪。踏踏实实、默默苦干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走出去的主体。

和小陈见面不过几个小时,但小陈以26岁的年龄,坚持非洲创业6年,事业发展顺利给我的映像太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