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在危机中引导舆论

(2010-08-05 15:21:05)
标签:

舆论引导

危机处置

杂谈

分类: 公共关系

突发事件的发生除了少数是人为因素外,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引发的,并非政府所能控制的。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及时向公众发布消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相关真实情况,完全可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工作的主动。相反,在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媒体又热衷报道时,政府不及时发布信息,不主动把握舆论主导权,结果失去了处置危机的良机,引起公众恐慌,政府失去威信,那无疑是政府的失职。一些突发事件导致高官下台,并不是作为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应对媒体不当,没有及时发布信息,导致公众恐慌,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危机,所以要承担责任。

  一是运用24小时沟通法则,提高透明度。在“以秒计算”的网络时代,一旦信息公开滞后,就可能为谣言留下传播空间,此时再被迫公开,将面临更大的猜疑。危机发生的24小时内就要主动与媒体沟通,即使没有正式的答复,至少也要把部门的价值观发布出去。如果有错误应该承认并告诉公众。在谣言四起时,要与媒体保持沟通,不停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请相关组织同时发布情况。

  二是寻找可信度高的信源,提高公信力。事件发生后,公众渴求权威信息,此时要尽快消除公众对部门的信任危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来自权威的声音至少安抚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情绪,为其他处置方案的实施争取时间,寻找相关权威人士和权威部门的支持,并及时发布观点或检测报告。

  三是掌握危机发生时与媒体合作的基本要素,提高效率。第一时间表明四个态度:向媒体和公众表示遗憾、保证措施尽快到位、承诺对造成的损失赔偿、承诺并用实际行动进行恢复。沟通时要遵循的八大原则:向公众说明事实真相、率先对问题作出反应、处理危机一定要果敢迅速、沟通情况时要坦率不躲闪、感知公众并与其分享感受、在系统内部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根据事态变化灵活沟通、对外界信息要积极反馈;勇于承担责任者:公众认为政府很负责任,从而会对其从轻发落,否则就会认为政府行为不良,态度蛮横无理,竭力开脱罪责,不愿承担责任,从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以及恶感。

  四是遵守应急新闻处理流程。立即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迅速确定报道口径,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抓住主流媒体,不要怠慢市场媒体,做好所有媒体采访的各种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谢谢老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