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蕃薯的故事

(2010-02-21 08:56:12)
标签:

情感

分类: 公共关系

那是2003年7月,我参加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组织的《野生动物法》执法检查组,认识了广东省人大副主任李近维同志。李主任全程陪同检查组组长工作。检查组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旅途中,大家聊天的时间很多,中巴车里人多,参与者也有激情。李主任的谈话,总是用相当文学化的语言,介绍他的经历、他的生活、他的职务、他的见解。我接触过的高级干部不少,对生活观察的如此透彻、仔细,并系统表达的尚少见。

我比较喜欢积累一些修身养性方面的文章,在报纸上、杂志或网上浏览、剪贴、下载,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文件夹取名叫“个人修养”。诸如,学习问题、自我批评问题、领导哲学等等。其中有两篇是关于赞赏蕃薯的,我曾学习过、研究过这篇奇特的文章。我并没有记住作者的姓名,但似乎记得作者是一个市县委书记。一天,李主任在中巴车里向大家介绍蕃薯性格,当时就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我就大胆询问,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这片奇文的作者,还是一个高级干部。激动、羡慕、敬佩的心情蜂拥。后来我查阅了记录,一篇是李近维同志的记者访问记,题目是《蕃薯的风格,自叹不如》。另一篇叫《蕃薯的风格》,是李近维同志任东莞市委书记时的著作。这两篇文章是1998年左右发表在人民日报办的《人民论坛》。发表的报刊多,他已忘记在《人民论坛》发表的事情了。五年前的文章,李主任像背诵似的给大家介绍。我默想,没有对生活的强烈感情和全心全意的投入,不可能有如此体会。这应该是李主任自己的写照,也是一个领导干部的镜子。谁能把自己当成蕃薯呢?。

李近维同志讲述了蕃薯的十大风格:我是吃蕃薯长大的,深感它的恩德,要为它讲几句话。依我看蕃薯有十条八条风格让人景仰呢!第一条是救难充饥,善解人意。人们害怕青黄不接,往往冬季种下薯苗,搞得它很苦,但它不计较,一开春就勃勃长起。哪一根先长大,就在地上裂一道缝,好像招呼人们快来收获。第二条贡献自我,无所保留。你看,我们吃麦吃稻,要留15—20%作种子。而蕃薯不必。你把他所有的果实都吃光,一根薯藤,又可以再生。而且叶子、薯藤也可以吃。真可谓“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条服务社群,不讲条件。有锅有水,可以煮着吃。没有锅,用火烤熟可以吃,连水都没有,生吃亦可。第四条不畏邪恶,一身正气。我生了病问中医:“好不好吃芋头呀?”医生说你胃不好不可吃芋头。又问:“好不好吃鹅吃鸭呀?”医生说你长了疮不可吃鹅鸭。又问:“好不好吃蕃薯呀?”医生说:“蕃薯,正气,可吃。”第五条不计名利,甘作人梯。人们只知猪肉好吃,不知是蕃薯养大了猪,猪才得以上大席大筵。登不上大雅之堂,蕃薯并不介意。第六条,不论南疆北国,随处可以安身立命。哪里有灾害,它就去排忧解难。“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大块地小块地、高地低地、瘦地肥地都不要紧。第七条重义轻利,对穷人情深义厚。富家往往找不见它,谁家穷谁家就有蕃薯。第八条胸怀开阔,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农家种地,两旁香蕉,中间蕃薯。它说不要紧,香蕉长得高就高罢!再插种两排水稻,它还说不要紧,水稻收了我再慢慢长吧!长的时候不争地,煮的时候更是与它类相容且相得益彰。萝卜与人参同煮会抵消人参的药力,蕃薯不会。蕃薯稀饭、蕃薯猪肉、蕃薯糖水都很好吃。第九条谦虚谨慎、默默无闻。这是它和松树的最大区别啦!松树总是喜欢往上爬,站到高山之巅,生怕人家不知道。蕃薯那么大的功劳,从来不摆架子不招摇。第十条也是最可贵的一条———高风亮节,功成身退。解危除难之后,它悄悄地离开了,您好一点它离你远一点,你完全好起来蕃薯已不在你家里了。老子倡导:“功遂身退之道。”小时候,大人们说谁笨就说谁“象一块蕃薯”,谁要这样说我我就觉得很委屈。如果现在有人说我“象蕃薯一样”,我会说:“过奖,过奖!不敢当,不敢当!”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重温李主任的一席话,再读他的文章,仍然使我这个土豆养大的渔夫激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