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唤回老期货 叹规矩今非昔比
(2010-03-18 08:50:07)
标签:
基金财经股指期货期货市场股票 |
分类: 股指期货 |
国泰君安期货 刘洋
《证券时报》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
我一个做股票私募的朋友——他是十几年前的老期货,最近因股指期货,又重新关心起了期货市场。最近打电话给我,以了解股指期货的方方面面。
他解释说:“股指期货比股市早开盘、晚收盘,价格发现的功能非常重要;而且T+0交易又给T+1交易的股市以一个灵活对冲风险的工具。所以,无论参不参与,我们这些做股票的人都得关注股指期货。”
工程师出身的他,讲究安全投资,自称“懂得投机原理的知识工作者”。因为担心遭遇“布满鲜花的陷阱”,他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投资项目的前景与风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吃过亏——信心满满的大胆下注让自己辉煌过,也让自己惨败过。股指期货来了,他在想如何利用好股指期货这一工具获取更大的收益。
作为一个经历丰富的投资者,他经历过许多期货市场的操纵行情,也是“国债3·27”行情的亲历者,在停止国债期货之后爆发的股市“5·19”行情中也赚过钱。“必须得先把游戏规则理解透,一方面自己不能犯规;另一方面也要看看有没有‘雷区’。”他对我说,“判断行情失误也就罢了,若因不理解制度而导致亏钱就划不来了。况且自己这个年纪已经不允许再有大的闪失。”
这个朋友向我全面地了解了当前期货市场法规体系架构以及期货市场的监管。对于一些问题,他是以类似“排雷”的方式进行的,明显带有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期货市场乱象的记忆。
他认为现在的法规制度和监管体系已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离开期货市场十几年了,再回来,感觉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啊’。相关规章制度竟然如此之多,哪里是我们当年缺乏交易规矩、缺乏监管的年代啊。”
根据我的一些介绍,我的朋友放心地说:“第一,期货公司做自营倒闭的风险没有了;第二,客户的资金是有安全的;第三,严格的监管使得期货公司客户透资交易不再成为可能,由客户透资连带期货公司其他客户的风险也几乎不存在了;第四,严格的统一开户制度,限制了‘拖拉机账户’和不合格账户,市场被操纵的风险小了;第五,规范的市场公信力会愈来愈高。再加上投资者对期货的客观需求,期货市场的规模一定会愈来愈大。”
在我介绍了中金所交易规则及9个相关细则,尤其是投机持仓限额100手,还有大户报告制度相关规定之后,我的朋友感慨道:“3·27国债事件再也无法在期货市场上发生了。首先,那时空头是大量透资交易,在收盘之后才计算保证金的,而现在根本就不可能盘中透资交易;其次,期货公司不能做自营;第三,持仓限额制度决定了一个会员不可能无限制开仓,像当年国债期货交易中,一家公司8分钟里抛出1000万手空单的历史不会再重演了;此外,实时监管太严格了。期货公司这一层面因为各种制度约束,都在严格地控制着风险。各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监管层等的层层实时监管,与十几年前风险控制缺失、监管不到位的期货市场环境大不一样。”
(A6版股指期货·衍生品)
证券时报链接:http://epaper.secutimes.com/paper/zqsb/html/2010-03/18/content_160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