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泓清凌凌的水
(2023-12-13 19:08:05)
标签:
杂谈 |
听说,林皋湖里的水被放空了,去看看林皋湖没水时的样子,切身感受一下当年修筑“跃进渠”的情景,便成了我意念中挥之不去的强烈愿望。今天,终于有机会前往。
虽然已过大雪节气,但阳光还是很温煦地照耀着大地,照耀着冬日的山川河谷。在通往林皋湖的半坡上,就看到那个象征着“慢城”的粗石蜗牛雕像,它似乎在无言地提醒游人:如今,这里是白水著名的湿地公园林皋湖,而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创的“跃进渠”。眨眼工夫,我们很快就下到坡底,听到了大堤上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也看到运送黄土的大卡车在环湖公路上往来穿梭。这场景,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当年,全县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这较为开阔的山坳里,大兴“跃进渠”工程的情景中。只不过,现在加固河堤用的是大型机械。过去修渠,则完全依靠人力。相比之下,今日科技的进步固然令人赞叹,但那时“人定胜天”的信念和自力更生的巨大力量,同样令人钦佩。
我们就在坡底下了车,预备去大堤上走一走。但看到大堤上车来车往,又怕影响施工,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只隔着高高的树木,站在湖边朝大堤上瞭望。大堤的修复和加固工作正在进行,推土机,压路机,运土车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忙碌着。大堤下方的湖水还没有完全放空,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纹,这让我决意去湖里走一遭的想法彻底落空。朝北眺望,湖底则满是丛生的杂草,各种鸟儿在其间欢快地翻飞。这,就是我的父辈曾经付出过汗水和青春的地方,是白水人民战天斗地,让这十年九旱的高峡出平湖的地方。这样的联想,带我思想的野马奔驰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仿佛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参与修筑跃进渠的民工。工地上,人山人海,群情振奋,大家挖渠的挖渠,拉土的拉土,推沙的推沙,运石的运石,打钎的打钎,提夯的提夯,上万人的工地到处人欢马叫,战斗正酣······一时间,我思绪万千,仿佛也融入到那火热的劳动场景中了。这时候,一辆满载黄土的大车呼啸而来,路面上尘土四起。看来,大堤这里虽是林皋湖修复的主体工程,但却非久留之地。于是,我们上车,顺着环湖公路向北面驶去。
没走多远,就发现加固大堤的黄土来自于路东一座山头。这里的土已被拉走了很多,山体上全是新挖的痕迹。看到那么高耸的山头被齐茬斩断,不得不佩服现代机械的巨大力量。我想:倘若当年修建“跃进渠”时有这么先进的工具,那得减轻多少负担啊!从人力到工期,一定是一笔不可低估的账目。可历史的进程,偏偏就是这样,正因为“跃进渠”是全县人民用一车车的黄土开挖、用一担担的沙土堆砌、用一块块的石头垒砌而成,才铸造出一种可贵的“白水精神”。这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穷则思变的精神,就是火车不倒只管推的一往无前精神,就是只争朝夕,多快好省的实干精神,就是艰苦朴素,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每每想起父亲对我讲述修筑跃进渠的故事,我就深为父辈那种无私忘我的牺牲精神鼓舞着,并时时刻刻不忘以此鞭策自己,在人生路上努力奋斗。
我们在荷花池那里下了车,决定去环湖连廊上走走。顺着石条铺就的景区路往前走,就来到荷花池。漫溢的池水呈青蓝色,很纯净的样子,与天空的蓝遥相对称,看上去很美,很清爽。池里除了枯萎的残荷,就是那种飘着长长土黄色丝带似的芦苇荡。芦苇长得有一人多高,很密实,也很素净,有一种洗尽铅华的自然之美。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徜徉其间,让人觉得悠闲而惬意。踏上湖中曲曲折折的连廊,倒有一种在江湖上行走的诗意体验。无疑,作为湿地公园的林皋湖,人们在湖边栽树种草,铺路搭桥,修台造亭,营造出林林总总惬意舒适的美好环境,以供游人观赏休闲。可当初修建跃进渠,却纯粹为了蓄一池清水灌溉农田。有多少人为了在这黄土塬上能看到这一泓清凌凌的湖水,无私奉献着宝贵的青春年华。念及此,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风华正茂的身影在工地上奔忙。你看,那不是特等劳模、发誓“水不上塬不回家”的杨文爱吗?她打的夯花多密实多匀称啊。你再看,那不是发出“水不上塬不结婚”誓言的苏玉华吗?她推着沙土多带劲啊。还有杨信明,潘巧仙、郭水兰、冯进荣、高随堂、王保成、贺德荣等等,他们无论是打钎,还是搬石头,不管是挖土,还是运沙子,都是个顶个的能干、肯干和会干。恍惚间,偌大的工地上,我看到成千上万个有名和无名的英模,在这偏远僻静的山沟里书写着无悔的青春之歌,壮丽的人生梦想。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之要,是生态之基。对十年九旱的白水人民来说,修筑“跃进渠”,蓄一池清凌凌的湖水,能于大旱之时灌溉农田,缓解旱情,就是最实在最贴心的梦想。于是,在上世纪那个荒寒年代,白水人民父子上渠、兄妹上坝、夫妻上阵,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梦想。梦想,承载希望;梦想,也联通未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从“跃进渠”到“林皋湖”,同一个载体,寄托着不同时代的白水人不一样的梦想。如今的林皋湖,已是国际慢城景区,素有"渭北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美誉。虽然它和当初“跃进渠”的用途大相径庭,但湖水带给白水人民的福祉一直在延续。这,也许就是这项工程永葆青春的可贵之处了。
我们一路游览,一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头顶的天空,一片蔚蓝,如同经水洗过的绸缎一般。站在湖边,倚着栏杆,俯视着“跃进渠”依着山势逶迤远去的渠体,想着今日“林皋湖”增建的亭台楼榭,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忽然,孙儿惊奇地叫了起来:“快看,白天鹅!”我顺着孙儿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只体态婀娜的白天鹅正自空中盘旋而下。她雪白的身体,长长的脖颈,真像是鸟类中的公主一般纯洁高雅,轻盈地落在浅浅的滩地上。她时而扑翅啄羽,时而昂首挺立,时而悠闲地驻足,享受着暖融融的阳光,为冬日林皋湖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据了解,林皋湖栖息着五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她们在这里安全越冬,在水中欢快地觅食,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见此情景,我的喜悦无以言表,能于荒芜的冬日、于无水的林皋湖一睹白天鹅的尊荣,何其有幸!而这幸运,小而言之,不仅仅是游客的幸运,更是林皋湖的幸运,是白水人民的幸运,是整个生态体系的幸运。大而言之,则是民族的幸运,是全人类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