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VAN哥也不知道为啥想起它,可最正宗的美式Minivan都有这玩意儿……
聊正题之前,VAN哥先问你个问题:提到船长这个词,你第一时间会想起谁?
或者是这位?不过貌似年轻一点的盆友未必认识他:
OK,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哪个船长,那些都不重要……VAN哥今天准备聊的话题只跟他们的屁股有关,嗯,就是船长椅!
看出来船长多牛逼了吗?坐在后面发号施令就成了,具体的活儿都是交给大副、二副、舵手等小弟来处理。那么,船长的宝座不一样在哪儿?高!舒服!可以旋转!而且最重要的特征是——有!扶!手!
这种设计如今看来没啥大不了,可在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它绝对属于屌爆天的豪华配置喔!
而且有证据表明,就算是几百年后的宇宙飞船,船长的宝座依然会是这个样子!
所以咯,当如此牛逼的物件出现在一台Minivan/MPV上的时候,难道你不应该感动到内牛满面吗?
好吧,这也许有点哗众取宠嫌疑,不过VAN哥想表达的意思是,船长椅的确是美式Minivan车型上最最最经典的三件套之一!
那另外两件呢?当然是怀档&侧滑门咯……缺了任何一项就!是!不!正!宗!
嗯,后面那件VAN哥之前有详细科普过。错过的童鞋请猛戳这里复习☞凭什么面包车的侧滑门比轿车还贵?
PS:不清楚美式Minivan和欧式MPV有啥区别就补习一下这篇咯:
言归正传哈,最近这些年,一些高端车型对船长椅进行了革新,追加了一个叫做「腿托」的东西。平常收缩折叠在座椅下方,用的时候才展开,还挺方便。
其实部分豪华轿车也可以选装腿托这项配置,而且还有高大上的电动调节装置。然而,它们的硬伤是车内空间不够大,腿托没办法抬高到更舒适的位置,靠背也不能大幅后仰,所以基本没什么卵用……木有错,MPV才是最适合腿托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商务用车,船长椅毫无疑问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终极神器,可作为家用车,这玩艺儿真的有必要吗?
Oh
有人肯定会说,那也不一定非得有船长椅才行呀。好吧,一看你就没怎么在车里睡过午觉……没有扶手的话,「胳膊架在哪里更舒服」这个问题会让你无法入睡的。
对了,考虑到部分童鞋有储备饭桌谈资的刚需,请记住这个英文单词:「Captain’s chair」。显然,「Captain」就是船长嘛,当然,另一个意思是队长(比如Captain America,美国队长)。至于「chair」就不用VAN哥多说了吧?请找一本小学英语课本自行复习。
OK,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What?
太糊弄事?
想听更多干货?
那VAN哥就再聊聊……
同样是7座车
为啥美国人偏爱2 2 3座?
前面已经说过,经典美式Minivan普遍喜欢采用中排船长椅的2 2 3座布局,但这并不绝对。以大家熟悉的别克GL8为例,早期国产车型便是8座版,嗯,2 3 3座布局。这也是它当年被命名为GL8而不是GL7的根本原因。
其实在Minivan车型初出茅庐的80年代,船长椅这种高端配置是很罕见的,大部分产品延续了面包车的座椅布局。
第三排是最传统的3座式长条座椅(Bench seat);第二排有2座和3座的区别,前者的座椅紧贴左侧内壁(当年左侧车门不是标配喔),以便腾出右侧通道供第三排乘客进出,后者则在通道位置追加了一个可翻折座位,是严重超生家庭的最爱。
对了,部分美式Minivan还提供过9座版本,3 3 3座布局。因为早年间的美式车大多是怀档嘛,地板没被变速杆占用,中间坐进第三名乘客也不会很憋屈。不过那种小巴化座椅布局的市场需求不大,早已销声匿迹。
在北美市场,如今最流行的座椅布局是2 2 3座和2 3 3座。丰田主打北美市场的塞纳更聪明,第二排中间座椅设计成快拆式,分分钟从8座车变为7座车。
而大西洋另一头的欧系7座MPV,几乎清一色使用2 3 2座布局方案。为啥?欧洲车个头本来就小嘛,MPV也不例外,再加上第三排被后轮侵占了不少车内空间,实在塞不下第三个人,只好安排在第二排咯!
为啥大众T6不是2 3 2座布局?拜托,那么大的车,还有这个必要咩?
至于这两种布局哪个更好,其实关键还是看你的需求。7人乘客时,2 3 2座布局能给每个乘客提供合理的空间,而2 2 3座布局的话,最后三个人肯定挤在一起了。
但说实话,那种极端情况其实一年也碰不上一两次,所以VAN哥肯定会选带船长椅的2 2 3座布局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