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上最小的车比头发丝还要小1000倍

(2016-10-10 15:14:30)
标签:

杂谈

​世界上最小的车?Smart、MINI、Peel P50、老年代步车……?别争了,跟微观世界的车比,这些车身上最小的一颗螺丝,都比它要大上无数倍!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刚刚揭晓,要问化学奖怎么跟造车联系上了?

让我们一步步的来看看化学界老教授们是怎么办到的:

首先,早年间化学界的通识是:微观世界由布朗运动主导,每个分子都像行尸走肉一般进行着无规则的行走,人为是无法干涉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0Mv7Lj4RgMJT5LGFneyPtdaLrvkdex7qicpia2gmft95kzZ6VnnErcdQ/0?wx_fmt=jpeg

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让-皮埃尔·索瓦,在1983年的时候借助铜离子把分子做成了两个钥匙环套在一起的形状,形成一个几十纳米的完整大分子,专业名词叫“索烃”,这在自然界,甚至在传统化学反应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结构。

更加厉害的是,两个环不光是套在一起,还能打破无规则布朗运动变成来回来去的动。这在以前的化学界是不可想象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Yt8xxw6s5rAgHlHaK8gb3odQs8u5EuNA8sUiaLmD8M150cFxsPD7iajQ/0?wx_fmt=jpeg

后续化学家们一发不可收拾的又做出了三叠结、三叶形纽结、所罗门结、奥运五环、小人儿,甚至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复杂的多环套多环的各种奇葩结构……总之就进入了“超分子化学”阶段。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bQg83ibF3SFr9Sc9UoP5uy8A33kfpdWJqpaxC6o8WtFnfz0MIhRaZeA/0?wx_fmt=jpeg

​之后,另一位打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分子艺术家的得奖人——美国西北大学化学教授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再接再厉,他脱离了单纯的环状结构,在1991年,做了个更加奇葩的形状——环状分子结构与轴状分子结构的机械结合体,说白了就是在一个哑铃上套了一个环,也有个专业名词叫“轮烷”。对该结构加热时,环状分子还能在轴上跟织布机梭子一样上下移动。

到了1994年,司徒塔特已经能够完全控制环状分子的运动状态,再次秒杀布朗运动。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HmmKDiboVlC0icBqSvkx6xssic4LIQ0ibdld49ndPCMknIGpu6tLJGbGWg/0?wx_fmt=jpeg

大家可能不禁要问,做出这么多结构有什么卵用?我想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就是化学家们觉得能用分子玩拼接搭积木,什么都想试一试于是停不下来了。

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分子造车的端倪已经显现了!分子链研究其实已不再只是满足好奇心的领域,毕竟,这种有序的、利用机械力维持外形的、可以活动的结构,就是零件儿啊!

终于轮到获奖第三人荷兰荷格罗宁根大学有机化学教授伯纳德·费灵格出马了。1999年,他设计出了一个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的牛X结构——“分子马达”。马达啊!看我就说他们是在造车吧!

跟宏观世界中的马达不同,分子马达既不烧油也不费电,它是用光做能量,光一照就能转。经过不断优化,目前分子马达的旋转速度已经达到了1200万转/秒。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5XETrzwu36YGXsK4dqTu6Ogac8WdG4mQqMColvItLrNjrDgodTaoYw/0?wx_fmt=jpeg

关键时刻来了!

2011年,费灵格教授团队制造了一款四驱纳米车,一个分子底盘安装了四个作为轮子的马达,通过毫伏电脉冲来驱动,电子激起分子马达“车轮”中双键的异构化作用,汽车就会前行!用10个电子,该车就能向前移动6纳米的距离。不只是前行,采用另一种震动能量还可以让车轮180度转弯。

与2005年詹姆斯·托尔建造的第一辆纳米车相比,加装了分子马达作为驱动的分子车,更接近一辆宏观世界的汽车雏形。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Gpj5SMhI3qNMr9MNkqzjicNibib4rx9F09ib4oeGUkWMm0ibmO5pvv9Gvdw/0?wx_fmt=jpeg

分子马达带来的可控生物运输,对于人类医疗进步将有重大影响,例如将癌症用药直接送至癌细胞等等。除此之外,分子马达未来还可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等,其目前所处阶段相当于19世纪30年代的电动马达,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最后要说的是,费灵格教授团队还成功的用分子马达转动了一个28微米长的玻璃棒(比分子马达大10000倍),28微米很小?别忘记微米可是宏观世界的长度单位,一个微观世界的机械驱动了宏观世界的物体! 

未来的未来,是不是会出现由微观世界分子结构驱动的宏观世界的交通工具?

想想都有些小激动,这才是真正的跨界车!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ibLL8Pn8Tnxp4RGjWu2DokGozXLib6KmFlPSISliaIibMxCxkRySWHnCbG2jcIePp0zpuu4AKRpG1WAgnF1EQd6RRw/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