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第1课时教学反思
(2011-09-19 21:56: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认识地球》第1课时教学反思
《认识地球》这一节课几乎是整个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内容都很多,同时考点也是比较多的。这节课要求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对初一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学习也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是相当重视。本节课一共分为3个课时。
《认识地球》第一课时,主要是能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并且学习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很多,时间很紧凑。在我所教得几个班所达到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我在9班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效果并不好。根据我们地理学科的特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我们设置了学案。在第一次运用学案辅导教学,我显得有点混乱,一下子让学生看书,一下子让学生做学案,一下子让学生都地图册,这样一来不仅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让学生产生混乱,不知道该干什么。本节课的过渡也不自然,对于地球仪没有多次重复演示,对于纬度和纬线的讲解应该多次结合地球仪不断演示,给学生视觉冲击。本节课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很好地处理学案和教学内容的关系,课堂只顾着完成学案相关内容,忽视了重点内容的不断重复和演示。
第二节课在10班进行,有了之前的教训和师父的指导,听了师父和师姐上了这节课以后,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先把所要教得内容完成再来做学案,但这样一来相关学案练习无法完成,只能放在第二课时了。在11班上这节课,时间非常紧凑,没有在课前发学案,在上课了才发学案,浪费了时间,并且要花时间强调课堂纪律。另外在地球的形状的讲解花费时间太多了,这本是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因此可以简单讲解。本节课应该把主要时间放在放在地球仪、纬度和纬线上。由于时间处理不当,在11班讲得比较匆忙,很多学生还有疑惑,下一节课还应再强化一下。
最好一节课在12班上课,本来是比较熟悉,取得的效果应该比较好的;可是却不如人意。这节课主要是在周一第四节课,这节课我们初一三个地理老师都同时有课,却只有两个经纬地球仪。没有经纬地球仪,我发现这节课进行很吃力,学生无法形象明白纬度和纬线的变化规律,对赤道、地轴的认识也不到位。教具真的很重要,很希望学校能配多一个经纬地球仪,这样以后上课才能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