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的黄土地(二)

标签:
黄河兰州羊皮筏子兰州牛肉拉面兰州水车园旅游 |
分类: 走走停停 |
=========早安!兰州!=========
到兰州一定要吃的就是牛肉拉面,吾穆勒蓬灰牛肉面是兰州非常火爆的面馆。
吾穆勒不在市中心,但仍吸引着许多人驱车前往。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早上10点半,
对于当地人来说无论是早点还是午饭都是尴尬的时间,所以人并不多。
据说饭点的时候来这儿,店内和人行道上全是人,
马路也变成了停车场,场面非常震撼。
有趣的是当地人吃面喜欢在店门口的路边吃,
不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统统把面搁在塑料高凳上,
人则坐在塑料小凳,呼哧呼哧的大口吃面,等不及的甚至蹲着或站着吃。
我们也入乡随俗的坐在路边的塑料凳上吃面,
天气凉爽,无需忍受店内的闷热吵杂,一口热汤,清风拂面,爽哉!
牛肉肥瘦相间,泡入汤内入口即化,汤浓郁却清澈,面筋道且不腻,
不喜面食的我居然前所未有的消灭了大半碗!
总算明白兰州的牛肉拉面为何著名,确实无与伦比!
=========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
呃。。。以上出自百度百科。
黄河从兰州市内流过,沿着黄河南岸的滨河路被誉为“黄河风情线”。
沿途可见丝绸古道、黄河母亲、中山铁桥、水车园、白塔山公园等景点。
一碗销魂的牛肉面后,我和猪猪便来到了这儿。
这儿既是沿河的路、也是公园与景点。
有新人拍照,有老者纳凉、习字,还有台湾的中天在录制”台湾脚逛大陆”,
更有岸边的一群鸭子,横生几许野趣。
拉着一起走过十年的手,不急不缓沿着黄河岸边走。
行至兰州水车园。
天气晴好,凉爽怡人。
于是童心大发,东施效颦的来了张“一起去看水车轮”。
此乃羊皮筏子,顾名思义由羊皮制成,一个个肥嘟嘟的很像乳猪,
是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古老摆渡工具。
在这儿可坐羊皮筏子或快艇在黄河上漂流,
安全起见,我们还是选了快艇,这快艇虽破,但速度很快,
快艇上只有我们两个乘客,快艇师傅为了炫技时不时来个漂移,
我感觉头发都要被风吹跑了,佩服自己还能一边尖叫一边单手拍照。
黄河的对岸是白塔山,因山头有一元朝的白塔而得名。
懒人没有爬山,而是选择坐黄河索道上山。
这缆车非常破旧,连玻璃窗都没有,偶尔还止步不前,
某人恐高,坐在车内一动不动,
我则继续东拍拍西拍拍,虽然景色不怎么美,但只要相机在手就一刻不想错过。
到了白塔山,发现俩人的手机均无信号,
路过一小卖部问店里的大妈是否有公共电话,大妈答曰没有。
再问大妈手机是否无信号,大妈答曰到外面的电线杆下打电话就有信号了。
两个傻瓜真的就跑到电线杆子下打电话,
结果,当然还是没有信号!于是赶紧坐恐怖缆车下山……
下山后,发现一山寨世博,雷得我冒烟,忍不住也拍一记。
走累了,某人的酿皮瘾发作,又见酿皮。
炒粉、面筋、葱油饼、水洗与高担酿皮都是兰州的传统小吃。
午饭后去了以五眼名泉和明清的佛教建筑群著名的五泉山公园。
微微的下了几滴太阳雨,秋意袭来,披肩出动。
傍晚驱车前往兰州的郊县榆中吃农家饭,那儿有著名的兴隆山国家自然森林保护区。
去榆中的沿途依旧是这样的景象。
夕阳的余晖洒向地面,凉风渐起,空气清新。
我们在一户农家院落进餐,环境不错,有楼上楼下多个包房。
随着夜幕降临,山脚下的院子越来越冷,屋里开起了暖气,
先来一份大盘鸡暖暖身子。
松花炒鸡蛋:
样子很像鸡腿菇的松花:
某人离不开的茄子:
火爆腰花:
红烧肉:
农家菜可选择的菜品不多,还点了“破棉袄”(兰州当地的一种面食)、青菜、酸辣汤等,
吃饱喝足后,漫天的星斗伴着我们回市区。
第二日流水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