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营养师_张雅静
营养师_张雅静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43积分
  • 博客访问:1,681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4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大PK

(2016-03-25 16:22:16)
标签:

杂谈

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大PK


 http://s8/middle/001Q1SXlgy70oj1F4cb6b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和加班人士,钟情于咖啡,甚至把咖啡当成水来饮用。经常饮用的咖啡主要有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那么两者在制作工艺有什么区别?营养方面有什么区别?咖啡喝多少合适?下面跟着本营养师小主一起来看一下。



制作工艺PK:


现磨咖啡,是将烘焙后的咖啡豆,研磨成粉,之后烹煮、加入一些奶制品或者其他进行调味而成的咖啡,主要原料是咖啡豆;


速溶咖啡:是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蒸发后而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在热水中可以很快融化,在现代生产工业中为了加快速溶咖啡的溶解速度,增加咖啡的香浓口感,延长咖啡的货架期,往往会加入一些添加剂;


 



营养大PK:


PK一:瘦身角度


现磨的不加糖或奶等的纯咖啡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能够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是货真价实的低热量饮料,适合减肥者饮用。


速溶咖啡(见附一),一包速溶咖啡中含有291千焦的能量,约69.6千卡,


一天3袋速溶咖啡,摄入208.8千卡能量,占正常轻体力女性全天能量需要量的11.6%,占正常轻体力劳动劳动男性全天能量摄入量的9.3%。


所以速溶咖啡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有瘦身需求的人士,尽量选择现磨咖啡,如果喝了速溶咖啡要相应的减少当天别的食物的摄入量,保证全天能量摄入量平衡。


PK二: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在速溶咖啡的原料中排行第一的是植脂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其中氢化植物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已经被营养学界认定属于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成分。它和一些动物油脂,例如猪油、牛油、羊油一样,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且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所谓的“好胆固醇”。而且膳食调查发现,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一些最新研究初步发现,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并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1]


现磨咖啡可以避免反式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现磨咖啡可以加入全脂奶粉,这种牛奶咖啡不仅味道香浓,而且还能提高营养价值。


PK三:添加剂


为了增加咖啡的香浓的口感,使咖啡的口感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增加速溶咖啡的货架期。在速溶咖啡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加入香精,乳化剂、抗结剂等,这些添加剂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长期过量的使用香精、乳化剂、抗结剂等,添加剂,可能造成人体中毒,造成肝脏损伤,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


所以建议有喝咖啡习惯的人群,最好是选择现磨咖啡,尽量少喝速溶咖啡,少选择加工类的食品,尽量多选择天然食物,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咖啡喝多少合适?


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使神经兴奋,所以加班熬夜的人,喝咖啡可以提神醒脑。但咖啡虽可以提神醒脑,也不能多喝,因咖啡因具有利尿的作用,摄入过多会使很多营养素随着尿液流失,尤其是长期喝大量的咖啡,钙的流失量会很大。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过量的咖啡因会使体内的雌激素升高,而雌激素水平过高的话,会增加女性患肿瘤的风险,所以建议每天咖啡的饮用量控制在1-2杯比较合适。


咖啡因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也可以通过乳汁排出,所以对于准妈妈和哺乳期的妈妈,尽量避免喝咖啡。



咖啡虽受大众欢迎,但也不能不限量的过多摄入,每天尽量控制在1-2杯,且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含添加剂少的,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现磨咖啡。



 



附一:某知名品牌的速溶咖啡


原料表:植脂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稳定剂、酪蛋白、乳化剂、食用香精、抗结剂、白砂糖、速溶咖啡、食品添加剂(增稠剂、甜味剂)、食用盐


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份(15克)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291千焦


3%


蛋白质


0.6克


1%


脂肪


2.4克


4%


碳水化合物


11.2克


4%



68毫克


3%



营养成分表显示:每份速溶咖啡所含的能量为291千焦、蛋白质0.6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9克,钠68毫克。所谓的“每份”速溶咖啡指的是包装好的一小条,每条的量为15克。


[1]:范志红老师的搜狐博客《咖啡伴侣中的健康隐患》


阅读(527)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