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2-06-02 16:47:36)
标签:
教育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1至33页。
教学目标: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示课件:美丽的草地上来了两群小羊,每群10只。)
同学们,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美丽的草地上来了两群可爱的小羊,请小朋友猜一猜有多少只小羊?(请一个同学回答)
到底有多少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有20只)
看又来了很多小羊,现在有多少只小羊谁能猜一猜?比20怎样?(多得多)
你们说比20多得多,那么用20以内的数就不能表示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 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1、主题图。
到底有多少只羊,同学们自己数一数,
你们数出来是多少只?怎么数的?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有的是一个一个地数,从1一直数到100,有的是10个、10个的数(10
20、30、40、50、60、70、80、90、100)你们觉得他们谁的方法好呢?
2、例题一
⑴、学生用准备的小棒自己数数小棒的数量并汇报。
⑵、跟着老师一起数。边说边数,数到10时提问:数到10应该怎么办?(捆起来)有几捆?几个十?几个一?继续数到20时提问:又数到一个十怎么办?(再捆起来)有几捆?表示几个十?继续数到29时提问:再数一个是多少小棒?(30)为什么是30?有几捆?表示几个十?继续数到39时提问:现在有多少小棒?再数一根呢?有几捆?有几个十?
⑶请小朋友再次数小棒,要求快速地。
老师中途打断。提问:这样数的很慢。有神么办法可以数的快些?(十个十个地数)。
(4) “十个十个地数”。
老师这里有一捆一捆的小棒。能和老师一起一捆一捆,也就是一十一十地数吗?开始数到100。提问:我们数到100数的快吗?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反过来十个十是多少?(板书)。
3、教学例二。
用吹塑纸做的小棒出示42,即四捆二根。提问:42根小棒分成了几捆几根?一边贴小棒一边数到49并提问:49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有几捆了?表示多少?继续数到52。
4、离开实物数数。
⑴、集体数88到100。
⑵、看苹果上的数字接着数。(数得好的小朋友送出苹果卡片)。
5、教学例三。
用吹塑纸做的小棒出示35。提问:有多少小棒?有几捆几根?表示几个十几个一?三个十和五个一组成几?
•
巩固练习。
•
填空。
•
36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
6 个十和3个一组成()。
•
87 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
100 里面有()个十。
全课总结: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了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不足之处: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