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2022-05-06 07:12:38)
标签:

转载

      此次藏区行还剩下的两个藏族自治州未到,四川阿坝州与甘肃甘南州,原本安排在在本次行程的最后阶段,俏丽的四姑娘山、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年宝玉则、阿木仓九曲黄河第一湾、红原草原、若尔盖草原,横跨两省的郎木寺、石头城扎尕那,这些脍炙人口的景区不能不去看看。不巧巴塘突发地震,迫使我们不得不推迟从G317前往G318的计划,并由此必然导致整个行程时间过长,因此只好放弃最后前往阿坝州和甘南州的打算,改做他日再去。刚巧网上的一篇“川西那些还未开发的世界级景点”的文章让我们增加了前往G317一线上的阿坝州壤塘县和雅砻江峡谷中的新龙县的愿望,这两个地方均在色达附近百公里之内,稍微绕两个小弯就可以欣赏到被文章描绘成神秘圣境的这两个地方,同时也解决了我们要在G317沿线上多呆几天的无奈,且此时恰逢川西沟里秋意正浓,色彩斑斓。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从色达前往阿坝州的壤塘县。壤塘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大渡河的上游,是我们此行进入的第8个藏族自治州。伴随着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的流淌,狭长崎岖的峡谷将你引向大山之中的县城,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佛意深厚、建筑别致,被誉为“菩萨私藏的一片净土"。壤塘离色达不远,也许是色达的名气太大,也许是两地景色风格各异,壤塘的净土之美往往被忽略。壤塘地少山多,人烟稀少,往往开车几十公里看不到一块平地,也碰不上一个人;壤塘峡谷确实很美,尤其是在秋天,我们来得虽说还是早了一些,但也可算是风光无限了,初显姹紫嫣红、色彩斑斓。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居然在这里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乘坐水桶,自己拉动缆绳的古老过河场景。夫妻俩过河,妻子先过去,而后丈夫拉动缆绳将水桶拉回来,再将自己坐进水桶渡过河去。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沟中很少见到民宅,只是在一些地势较为平坦的坡地或山脚下才可见到一些藏家民居,这些民居大都是这些年新建的,很不错。壤塘这地方的房屋建筑墙面材料是用山石垒砌的,与甘孜那边色彩鲜艳、雕梁画栋的崩柯式木制建筑有很大区别,但更加实用。存放牧草的方法就很新鲜,既解决了没有平地晾晒存放的问题,又达到了房屋增加保暖的作用。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悬天藏寨就在公路边,这是壤塘当地藏人古老的民居,建在高高的悬崖之上,如今已没有藏民居住了,改为一个景点。悬天藏寨的房屋建筑格调与其它地区的藏寨完全不同,似有碉楼之感,从其所建位置,就可确定有为防范来敌,把守山口之目的,易守难攻。壤塘地处安多、康巴、嘉绒藏区结合部,是藏区各个部落之间相互争夺的兵家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壤塘民居的风格。眼前这个历史久远的悬天藏寨建于明代。周边大山之中还有石波寨满巴碉房和建于公元15世纪的西穷村等古老藏寨。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壤塘县很重视旅游,沿途时常可见景点路牌,东吉圣山、海子山、日斯满巴碉房。。。。。,大大小小,良莠不齐,但要想切实前往这些景点去看看还是要有些勇气,费些气力的。在这片几乎没有平地的土地上,到达这些景点“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几乎都是崖壁上的小路,上去后能否有地方掉头让人疑惑,有的甚至就只能徒步攀爬上去。因此多数景点,我们这些老人只得放弃。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壤塘县也是藏传佛教胜地,峡谷两侧的山峦之中不时地闪现大大小小的寺院,深山古刹烟云飘荡,梵音晚唱幽谷回响。色达与壤塘仅相隔百里,但两地的文化差异却很明显,连信奉的藏教教派都不同,色达信奉的是宁玛派(红教),而这里信奉的是噶举派(白教)。途中遇到的最大寺院是曾克寺。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曾克寺,噶举派的著名寺院,由曾克喇嘛晋美俄赛受第十六世噶玛巴的嘱托,来此地建立起一座九层的米勒塔,被称作曾克寺。后来很多修行人闻讯而来,曾克喇嘛为他们灌顶,传法,曾克寺渐渐地兴旺起来。曾克寺以三座高达50余米的米勒塔为中心,树立了1108座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佛塔。如此规模庞大的寺院内却几乎看到人,祥静之中偶见一两位身穿白色僧衣的僧人,可他们远远地就躲开了你的镜头,这就是典型的白教寺院,与在色达所见的较为开放的红教相比,白教比较封闭,这是一个崇尚密法修行的教派。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只有到了壤塘县城才好像看到了些许当代生活,似乎有种穿越的感觉。壤塘得名源自县城前有一块平坝,这好像是我们沿途所见到面积最大的一块平地,“坝”在藏语中称为“塘”,壤塘的意思为财神的坝子。由于少有平地,县城建在山坡上,街道非常狭窄,两车相距错车都困难,只有县政府前有一条不长的宽街。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秋季的壤塘是最美的。入住酒店后从县城出来,本打算到距城10公里外的香拉东吉圣山去看看,结果发现我们不仅要驾车走到河对岸崎岖颠簸的山间小路上,而且还要徒步爬山,完全属于背包客游览的景点,不太适合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放弃前往一些叫的出名字的景点,驾车沿着雅砻江上游支流鲜水河逆水而上40公里,一路欣赏完全原生态的秋色美景。满山遍野姹紫嫣红、色彩斑斓。峡谷秋季草长莺飞,一扫燥热;一抹清凉拂在心上,心旷神怡,不愧一方净土圣地,超凡脱俗。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美景多多的雅砻江大峡谷中及新龙县网上一则景点信息"国内唯一敢叫板稻城亚丁的低调小县城新龙,风景美到哭"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雅砻江峡谷中的新龙沟内风光秀丽景点繁多,雅砻峡谷绝壁蜿蜒绮丽神秘,拉日马草原宽广美丽、措卡瑶池秘境如画、皮擦秋色五彩缤纷、瓦洛日雪山峥嵘壮观、雄龙扎呷天人合一、格日溶洞深遂奇险,窄窄的一条百公里长的峡谷却浓缩了川西几乎所有可能的美景。我们离开壤塘沟再次走上川藏北线G317不久,在甘孜县城附近向南沿着S217省道进入雅砻江大峡谷。一路上除了喜悦,还有些担惊受怕。奔腾咆哮的雅砻江,如痴如画的大峡谷奇景,直上直下、结构松散、不时有碎石落下的崖壁,蜿蜒于峡谷中坑坑洼洼的公路,这一切都让我们至今难忘。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新龙,康巴汉子集居之地,锅庄的故乡。贯通雅砻江的省道S217(如今已经升级为国道G217)是一条连接甘孜州南北的大通道(从G317上的炉霍县至G318上的理塘县或雅江县),窄窄的一条沟却浓缩了川西乃至整个藏区的美景,雪山、草原、森林、湖泊、寺庙……。可是我们的行程并不顺利,当我们冒着随时落下碎石的危险,好不容易抵达峡谷中部的新龙县城,当地人和其他游客都劝我们不要继续向南前行了,虽然美景多多,但道路由于地震水毁实在太差了,拉日马和措卡湖的入口干脆关闭了,因此我们只得在新龙住了一晚后,原路返回,有些扫兴。三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游览了峡谷中几乎所有景点,并自驾贯通整个峡谷后,才方知,其实当年道路严重损坏并不完全由于天灾,也是因为峡谷南部正在建设的两河口水电站开山凿洞,忙碌的施工而使得公路严重损坏,即便三年后雅江至两河口电站的路段仍旧是烂的无法形容。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麦洛村是进入峡谷见到的第一个村庄。这里是林区,在甘孜炉霍县泥巴乡与新龙县交界处设置了检查站,来往车辆和人员都必须登记。通过检查站就来到了新龙县最北面的村庄沙堆乡麦洛村,藏语麦洛意为离甘孜城最近的地方,而沙堆则是地处新龙县最北面之意。这里的藏寨民居还是很不错的,崩柯式木制建筑色彩鲜艳。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境内的巴颜喀拉山,途经四川石渠、甘孜、新龙,刚好是我们出青海进四川的路线,而后南出雅江县汇入金沙江。新龙县境内的雅砻江大峡谷长达100多公里,峡谷山岩林立,犹如进入了一条阴森的隧道,以奇、幽、险、峻著称。石门坎素是新龙北大门,江中巨石阻梗、浪花四溅、险滩密布,形成绝壁深涧地貌,在这里你还可以清晰地拍摄到雅砻江大转弯。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悬岩峭壁中开山凿石而建的公路最宽之处仅6米,蜿蜒盘旋,极为险峻。游览峡谷美景是有代价的,峡谷两岸陡峭的崖壁上的岩石非常松散,就像是渣土堆积而成,不知是因为雨水,还是因为地震,山上落石塌方随处可见,大概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个警示牌,让你小心通过。当亲眼见到前方发生落石后,我们紧张了,每当进入具有落石警示的区间也无心观景拍照了,大家都睁大眼睛观看周围是否有落石发生。不过还算是运气好,一路上有惊无险。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大峡谷里的水汽很大,稍遇冷空气就会迅速雾化,形成千奇百怪、随风飘舞的浮云。溪谷中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白雾笼罩;一片浮云飘来,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峰顶都笼罩在浓雾之中时隐时现,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浮云在山风的舞动下,腾空而起飞向高空,如同白色的薄纱,使人仿佛飘飘然乘云欲归。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正波日桥。除了最初的原始溜索绳渡外,藏区历史上最为普遍的是吊桥和木桥,而在木桥中的藏家伸臂桥堪称一绝。横跨在雅砻江上的正波日桥是我国藏区现存跨度最大、结构最为完美的藏式伸臂桥,始建于公元 1844年,桥长70米,除两岸引桥外,跨径50米。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与前往阿坝壤塘的山沟里不同,这边峡谷中物产丰富,气候条件也不错,所以居住的藏人比较多,沿途不时能看到行人。随着走向峡谷深处,藏居建筑逐步从崩柯式木制藏居转变为砖石水泥建筑,外面涂抹上绛红色,有的甚至连绛红色都不涂抹了。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卡洼洛日大雪山位于日巴乡的大峡谷左边,是新龙县最高的圣山,海拔有5995米,终年积雪,与佛经中记载的卡瓦罗守护神同名。传说在这个地区,若谁家有病有灾,或为避免灾难,祈求福祉,都会到此山上来转山,据说转一圈就相当于念一年的平安经或消灾经。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新龙县城,一座沿着窄窄的雅砻江峡谷两岸而建的小城,一座正在努力建设发展的小城。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转载]往日之旅【藏区行】-净土壤塘与雅砻峡谷

      计划外的壤塘与新龙之行有失有得,特别是新龙行的路况让我们还有些胆战心惊,但我们觉得还是非常值得,至少是为下次再来积累了经验。旅游就是这样,即便有时会喜出望外,有时又会大失所望,但绝不要轻易放过路过的每一处有内容的地方,哪怕仅仅是过去走马观花,这大概就是旅游先祖,我的同乡徐霞客云游四方的真谛。
      待续:往日之旅【藏区行】-翻跃雀儿山前往昌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