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缩脾饮

(2024-01-02 17:04:21)
缩脾饮
    缩砂仁 乌梅肉 草果仁(煨) 甘草(炙,各四两) 干葛 白扁豆(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八分,水澄冷服以解烦,或欲温、欲热,任意服。
    雄按: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贪凉饮冷,则脾阳为湿所滞,而缓纵解佚,不能宣运如常矣。故以砂仁、草果快脾而去其所恶之湿。臣以甘草、扁豆,甘淡以培其正气。即佐葛根、乌梅,一以振其敷布之权,一以缩其缓纵之势。况梅能生液,湿去津生,最为可法。
缩脾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缩砂仁乌梅肉(净)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120克 干葛(锉)白扁豆(去皮,炒)各60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 ,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当茶频饮。
【功用】清热除烦,醒脾止吐。
【主治】霍乱之后,服热药太多而致烦躁。并治夏月伤暑,烦渴吐利,头痛身热。
 
缩脾饮
用清暑气,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泻烦渴温脾胃。(砂仁、草果(乌梅、甘草(炙)各四两,扁豆(炒研)、葛根各二两。暑必兼温,而湿属脾土,故用砂仁、草果利气温脾,扁豆解暑渗湿,葛根升阳生津,甘草补土和中,乌梅清热止渴。)古人治暑多用温,(如香薷饮、大顺散之类。)暑为阴证此所谓。(洁古曰中热为阳证,为有余;中暑为阴证,为不足。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大顺(散)杏仁姜桂甘,散寒燥湿斯为贵。(先将甘草、白砂仁,次入干姜、杏仁(炒),合肉桂为末,每服一钱。吴鹤皋曰此非治暑,乃治暑月饮冷受伤之脾胃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