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
(2023-05-22 11:14:34)高脂血症,我们都清楚,它就是痰湿引起的。什么是血脂?中医讲,就是痰湿。痰湿之邪钻入你的脉道,影响了气血运行、血液质量,并引起其他诸多症候,就成了所谓高脂血症。
医案里的患者,有明显的痰湿之象。脉弦滑,脸上油腻,这些都是湿邪太盛的表现。
这个时候怎么办?主要是卡住生湿气的源头。这就好比池子里的水,不断上涌溢出。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把下面进水的阀门关掉。所以,我们要健脾除湿。因为脾虚,就是生湿的源头。
所以,医家当时就用了苍白二陈汤加味。你可以看,它无非是苍白二陈汤,加上苏子、白芥子和焦三仙。苏子和白芥子,理气消痰,使得化痰湿之力更强。焦三仙,增进胃的消磨之功,促进消化。至于说里头的乌梅,则是二陈汤原方里头就有的。乌梅收敛肺气,以免化湿温燥之品耗伤肺气。
当然,就这个医案,文老师个人认为,如果能加入少许活血化瘀之品,似乎更好。
这是第一个故事。 我再给你讲一个吧,它也很说明问题。
这个故事里的医家,是台湾的著名中医前辈马光亚。
一次,马师接待一个患者。此人咳嗽,怎么治都不见好,连续三个月不愈。他是在是没办法了,就求治中医。
刻诊,见患者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细问得知,患者自觉身体疲惫,纳差,没食欲,咳嗽有痰,而且泡沫比较多。
当时,马师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白术、苍术、法半夏各10克,橘红5克,茯苓10克,藿香10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甘草3克,生姜2片。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欢天喜地来告,说咳嗽基本已经好了,但胃口还不是很好。这时候,马师用六君子汤为其善后。最终,患者诸证悉平。
这里面的道理,也容易理解。患者为啥咳嗽?因为他肺里有痰,肺气不利。肺里的痰,哪儿来?答曰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此人苔白腻,脉濡缓,纳差体倦,咳嗽有痰,而且泡沫多,这都是明显的湿盛之象。
因此,要治疗,就要治脾。治脾,就好比关掉水龙头,就不会有痰湿源源不断上犯于肺。
于是,马师用到了苍白二陈汤,加藿香、前胡和杏仁。杏仁和前胡,止咳,略能解表,化解在肌表的湿邪。藿香,芳香化湿。
你看,这个苍白二陈汤,是不是用处多广啊?高血脂也好,痰多咳嗽也好,如果辨证准确,属于脾湿所致,那么用起来就会见到良效。
因此,对这个方子,我们应该加以重视。我们当代中国人,面临的最大的养生任务之一,就是化脾湿。控制好脾湿,就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延年益寿。这是千真万确的。所谓有钱难买老来瘦,就是说人到老了,没有脾湿,不发胖,他身体会很健康。在这方面,苍白二陈汤这样的方子,会起到它应有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