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明教授治疗自闭症验案
(2023-03-23 12:04:48)
金东明教授为吉林省名医,临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自闭症属于典型的疑难杂症。自闭症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本例诊断为湿热痰扰心神为主,采用清湿热、涤痰宁心为主的治疗大法,疗效显著。用药点睛之处:牡蛎与龙骨相配共为君药。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儿童广泛发育障碍的常见神经精神类障碍疾病,临床典型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动作三联征,并常伴有行为异常、有特殊嗜好、智能发育迟缓或在某方面表现出特别优势等。
儿童孤独症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因年龄小症状表现不突出,很难被发现,明确诊断常到3岁以后,而确诊之后治愈又是一个难题。自闭症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且在各种族和经济阶层中都会出现,并对任何年龄段人群都可以造成严重的影响。
据来自不同国家的统计表明,自闭症在总人口的患病比例可达2%,甚至更高。在美国,每个自闭症儿童一生的护理费用超过320万美元,全国每年的花费超过350亿美元,然而,目前我国还缺乏官方的统计报告,据世卫组织统计,中国大陆的自闭症儿童数量约为60~180万人,有学者认为实际数量可达到260~800万人。
自闭症已经成为儿童精神残疾的重要疾病,正在并持续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自闭症因其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属于典型的疑难杂症,中医的辨证分型、治疗也鲜有报道。
金东明教授在临床上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疗效显著,见解独到,验之临床,每获良效。现择一自闭症治疗验案介绍如下,作其分析研究,以期对开发经方治疗本病提供借鉴。
李某,男,18岁。2017年4月16日初诊。病历号:20170416ZBZ01。
母亲代述:患者自幼孤独自语,不与人交往,自虐至今。2岁时智力正常,但与自家人或外人说话从不看人,8岁前只喝牛奶,几乎不进任何别的食物。随着长大,语言渐渐词不达意,从没有安静时候,总是在动。8岁后以保健品为主食,闹人愈甚,嘴不停地叨咕,乱动,啃手,抠手,虽皮破血流仍不止,近年来不断叫喊,声音恐怖,双手握拳捶头,难以阻止。不敢坐车,不会用筷子,不睡觉,虽睡但不实。皮肤破损处不易封口愈合,小便泡沫多味大,满面痤疮。
中医诊断:自闭症。证属湿热痰扰心神为主,兼以阴虚血瘀,治宜清湿热,涤痰宁心为主,兼以益阴化瘀。
处方:煅龙骨15g,煅牡蛎50g,黄连8g,茯苓30g,丹参10g,大黄5g,瓜蒌10g,茵陈蒿15g,栀子15g,钩藤15g,莲子心15g,生地黄15g,炒枣仁10g。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2017年5月2日复诊:服药后似有效果,捶头减少
前方改为煅牡蛎60g、莲子心20g,加蒲公英30g、百合15g
2017年5月16日三诊:外观总体安静,不再闹人,令人恐惧叫喊未发生,捶头未见,尿中泡沫基本消失。
前方改为大黄3g、瓜蒌15g、钩藤25g、莲子心25g,加柴胡5g。基本疗程3个月。截至发稿为止,病情稳定,为促进进一步实施心理、文化教育,保证其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2案例分析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自闭症”的病名,但综观古代医家的各种描述,自闭症属于中医学中的“语迟”“胎弱”“无慧”视无情“目无情”等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自闭症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肾、脾关系密切。其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脑髓失养,智窍未开。脑为“元神”之府,《灵枢·海论》言:“脑为髓之海”。肾主骨藏精生髓,为先天之本,若先天不足,肾精亏虚,不能化髓充脑,则神明之用不足,元神失养,而表现患者自幼孤独自语,不与人交往,8岁前只喝牛奶,几乎不进任何食物:在此基础上痰湿内生,郁久化热,热扰心神,神明蒙蔽,从而出现乱动,啃手,抠手,虽皮破血流仍不止,声音恐怖,双手握拳捶头等躁动表现。
自闭症患者虽与先天禀赋不足,脑髓失养有很大的关系,但金师认为不可仅以补肾填精从事,需辨证明确,审证求因,综合分析,己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金师在临床中最为强调只有抓住疾病的本质,围绕其本质采用治疗措施兼顾其标,往往疗效显著。这充分提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治病治本的优势。
此患者表现怪异,小便泡沫多味大,满面痤疮,痰湿症状明显,痰邪可随气机升降而动,无处不到,故古人云“怪病多由痰作祟。”痰邪走窜入于心脑,扰乱心神,痰湿郁久化热,可致心阴受损,心神失养,而表现精神活动异常,故此病因首应责之于痰湿。《医方辩难大成》言:“人身之阳气上升而无阻滞之为害,则一切空虚之窍有宣畅透发之乐。”若痰湿内生,蒙蔽清窍,神机失用,则可出现语言、智力、动作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再次,此病病程较长,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应酌以益阴化瘀药。
综上辨证论述,此患者属痰热扰心型自闭症,兼以阴虚血瘀。故此金师采用煅龙骨、煅牡蛎、黄连、茯苓、丹参、大黄、瓜蒌、茵陈蒿、栀子、钩藤等药,以达清湿热、涤痰宁心之功效,使其五脏安和,痰热得清,清窍通利,神机得用,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故此总体安静,不再闹人,疗效显著。
3用药点睛之处
金师临证用药尤其强调治病必求于本,须详审其因,而细细辨之。虚者补之,瘀者消之,热者清之,标本兼治。本方用药巧妙之处,也是最精彩之处在于:以煅牡蛎与煅龙骨相配共为君药。龙骨性甘涩平,《医学衷中参西录》言:“龙骨,质最粘涩,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敛元气,镇静安神,固涩滑脱。”牡蛎性咸微寒,有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功。《注解伤寒论》言:“牡蛎,收敛神气而镇精。”二者在临床上常相须为用,二药配对,重镇安神,养阴摄阳,阴精得敛可固,阳得潜而不浮越,从而可使痰火不上浮,阴平阳秘。龙骨和牡蛎不仅功用相近,且有现代药理、药化研究表明两者化学成分相似,皆具有安神、抗惊厥之功。龙骨牡蛎相配不寒不热,无论虚实,功用广泛。施今墨常用龙骨牡蛎治疗神经衰弱诸症,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骨与牡蛎相配伍,可增强镇静的作用回。又有清代医家陈修园谓“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癫痉之圣药…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故龙骨与牡蛎相配为君药,不仅可重镇安神,收敛元气,达到治本的作用,还可涤痰宁心,标本兼治。
点睛之处二在于:以茵陈与大黄二药相配祛湿,茵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又有《本草述钩元》言:“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茵陈皆宜。”然其多走气分,难以顾及血分瘀热,故佐以性苦味寒,走而不守,气血并行之大黄,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气血同治,并给邪以出路,从前、后二窍分消阿。
点睛之处三在于:以莲子心与钩藤相配,安其心神。钩藤味甘,性凉,归于心包、肝经。功用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别录》言:“主小儿寒热,惊痫。”《药性论》言:“主小儿惊啼。”金师指出钩藤具有减慢心率,明显的镇静作用,尚具有防治实验性癫痫的作用。莲子心性味苦寒,归心肾二经,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温病条辨》言:“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且有现代临床研究表明莲子心的抗心律失常功效和对于痰火扰心型的肝性脑病疗效显著;金师的患者以疑难杂症者居多,因其擅于治疗疑难杂症而扬名,以上辨证、治疗及用药特色足可见一斑。
4结语
西方心理学派认为自闭症的产生源于儿童本身和家庭关系恶劣,从而产生心理中毒。生物学派则强调生物起源因素,认为是中枢神经病变引起,但并不能解释所有自闭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对自闭症进行系统地分析,有助于对自闭症的认识与治疗。在自闭症患者共有三大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将其分为3个症型例:心肝火旺型、痰迷心窍型、肾精亏虚型。临床实践中患者往往表现复杂,相互影响,2型互见或者3型并现,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谨慎确定治则。
前一篇:肾阳虚型阳痿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后一篇:太阳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