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类风湿
(2022-09-20 16:02:24)中医治疗类风湿是按痹症来治疗的。类风湿的病机一般是风寒湿热侵袭经筋,经筋联络骨骼关节,内应脏腑。治疗类风湿按传统中医治疗,辨证施治即可。但是往往风寒湿热四种病机都是夹杂在一起,不好截然划分,只能根据脉象和症状来确立治疗方案。患处恶风怕冷,患处疼痛明显,脉象紧的,一般是寒气比较重,可以用乌头汤来治疗,仲景乌头汤重用乌头,加蜜久煎,可以去乌头毒性,保存它的药效,另外用麻黄疏通经络,宣发毛窍,芍药养营止疼,黄芪益气扶正,免得麻黄宣通太过,还扶正气,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疼,此方虽然药味比较少,但是是治疗类风湿的特效处方,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加骨碎补,穿山龙,伸筋草,半夏,威灵仙,苍术,薏苡仁等;也可以用桂芍知母汤,此方处方精细,通经活血,疏风燥湿,温经通络,面面俱到,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加减,肾虚的加仙茅,巴戟天,骨碎补,寒湿重的去附子加川乌草乌,再加薏苡仁,苍术,经筋不能伸屈的加伸筋草,宽筋藤,穿山龙;骨骼疼痛,不能转侧屈伸,脉沉紧或沉细,可以用仲圣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也同治。如果病情由来已久,风寒湿没有偏颇,可以用五积散法,缓缓温开经络,待风寒湿去尽,再予以补肾壮骨,养营调卫法收功。类风湿患者的患处关机往往肿胀不散,在辨证的基础上可以酌情选加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皂角子,半夏,制南星,僵蚕,这些化痰逐淤的药但是要注意,这肿胀只是标,风寒湿热是本,把致病因素去掉,肿胀才可以彻底消除,最初予以葛根汤,少许汗之,后又用桂芍知母汤祛风除湿,又用附子汤温阳燥湿,后期予以补肾壮骨,
类风湿病机上,寒湿型的多,当然无风则病不能入,无湿则邪不能留,无寒则经筋不痛,处方:制川乌,制草乌,雷公藤(三味久煎)桂枝,白芍,千年健,知母,麻黄,防风,白术,甘草,生姜,透骨草,服用十天即见明显效果,肿胀减轻,疼痛好转,后来根据此方加减治疗半年始愈。
川乌草乌有毒,长时间服用会蓄积中毒,有这样的病就应该用这样的药,川乌草乌的毒性正能治疗这种顽疾。另外煎服方法也要注意,要煎制时间长一些,再加蜂蜜更好。服药始终还要观察患者胃气,若是久用大剂量攻克之剂,脾胃伤了,以后就无法继续治疗了。很多类风湿患者初患之时,患处肿痛,下午发烧,身上害冷,可以用麻杏苡甘汤加秦艽,千年健,白薇,蜂房治疗。患处肿痛厉害,阴雨加重,脉滑或沉紧,用甘姜苓术加附子,白芥子,透骨草,地肤子,细辛。如果病痛有固定地方同时又会浑身游走,脉浮紧可以用麻黄,苍术,黄柏,丁公藤,豨莶草,鸡血藤,追地风,防风,鹿衔草,清风藤治疗。
川乌草乌有毒,长时间服用会蓄积中毒,有这样的病就应该用这样的药,川乌草乌的毒性正能治疗这种顽疾。另外煎服方法也要注意,要煎制时间长一些,再加蜂蜜更好。服药始终还要观察患者胃气,若是久用大剂量攻克之剂,脾胃伤了,以后就无法继续治疗了。很多类风湿患者初患之时,患处肿痛,下午发烧,身上害冷,可以用麻杏苡甘汤加秦艽,千年健,白薇,蜂房治疗。患处肿痛厉害,阴雨加重,脉滑或沉紧,用甘姜苓术加附子,白芥子,透骨草,地肤子,细辛。如果病痛有固定地方同时又会浑身游走,脉浮紧可以用麻黄,苍术,黄柏,丁公藤,豨莶草,鸡血藤,追地风,防风,鹿衔草,清风藤治疗。
后一篇:类风湿关节炎的汤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