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翰墨清韵,刻石上芳华——章继肃先生
(2022-07-30 22:23:37)| 分类: 恩师书法 |
挥毫泼墨,书写本心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于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衔接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章继肃先生恰当地处理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章继肃先生是达县地区书法事业的奠基人,领导开创了「巴山书风」,他的书法艺术,在达州、四川均属一流,广纳古今诸家众长,兼收并蓄,不仅继承了优秀的传统书法艺术,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具有章法美、格调美、韵律美、风格美。他多次参加全国及中日友好书法展览,书法作品入选《书法》、《天府墨迹》、《四川省书法篆刻展览》、《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
对于传统而言,章继肃先生曾习颜欧和魏碑,临摹王羲之、石鲁、孙过庭的作品,受《兰亭序》、《石门颂》、《书谱》的影响较深,闲情逸致之时,还摹刻秦砖汉印。
在创新上,他曾说「没有自我的作品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书法艺术贵在创新、难在创新,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力求创新。一个书家不能流于时弊,要力避千人一面。所以在书写内容上,他一贯主张书家要通诗律,最好写自己的诗词即「我手写我心」。他曾讲「现在许多展览中很多人都是抄唐诗宋词,但总会有时而尽,何如‘直抒胸臆’ 的畅快呢?‘笔墨当随时代’,书法应当体现时代信息与精神,要增加书卷气和人文性。」每有人索字,他均要力争适情适景地写一些自己的诗词,这样的作品,让人更觉珍贵。
章继肃先生肆意洒脱,在书法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挑战自我,崇尚素朴的审美理念,观先生的书法作品,笔画干净、宁静睿智、空灵大气,使人有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感。这种追求实乃艺术之本色,境界之高远。
方寸篆刻,气象万千
篆刻是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它集书法和锈刻为一体,雄劲中不失精妙,古朴里透着新雅,使人从方寸天地里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而章继肃先生的篆刻艺术也别具一格。他从汉印入手,兼取明清各家之长,布局生动 刀法犀利,章结严谨、凝重深沉,浑然一体,如鬼斧神工之作,声名远播。
著名诗人、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先生诗书画印俱佳。他在《章继肃书法篆刻.序》第3页中写道:「章氏篆刻,白文上规汉印,朱文取法赵之谦,于平直朴素之中深寓婀娜之态,而又干净爽利。其常用印悉为精品,布局刀法皆足以颉颃当代名公。又如集中又田姓一字印,次字在方形印面上布局,极欲流于板滞,而这方印中田字借用边栏,置诸左上角,望之如村舍书窗,分红布白之外,别具一段妙理,与齐璜白石二字印一样,乃印作之有滋味者也。」他在篆刻艺术上的成就已载入《巴蜀印人》《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印林诗话》等。
先生十分擅长金石篆刻,无师自通。他曾在姚春老师刚刚加入达州市书协时刻过一方名为「姚春」的姓名章,后收进章先生的《篆刻要言》里。四川省文化厅厅长周正举先生是海内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与章继肃先生是多年老友,在收到章老的书时,也特别欣赏「姚春」那方章,堪称代表之作。
章先生于2001年3月,在他的《篆刻要言.后记》里说「平时喜欢篆刻,无师自通,率意而为,工拙不计也。」当美术系邀请章先生开设篆刻课程时,年过70的他却说是业余爱好派上了用场。可见章先生十分谦逊,古稀之年仍为学生传知识、授技艺。
除此之外,章先生的篆刻艺术及学术观点亦表现在他的诗词里。在《访西泠印社》诗两首中,先生将西泠印社和自己一起谈及,让读者不仅能够了解金石篆刻的历史,还能从中学习篆刻的刀法、方向、取法谁的问题,而且也展现出先生在金石篆刻领域的热情。在《退休杂咏》中,章先生潜心钻研篆刻艺术,并认为读书在篆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