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社会难题
(2010-12-10 10:39:54)
标签:
体育 |
谁动了青少年的健康?我们的记者层层采访,发现其实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个体,都有苦衷。大家都认同:孩子的健康确实重要,但究竟怎么去重视?怎么去落实?似乎,在操作时,又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态度。
其实,这不仅仅只是体育的事,也不仅仅只是教育的事,孩子的健康,是社会的大事。因为孩子的隐患,就是民族的隐患,而日后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比拼的,就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较量。
美国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健康,认为好身体是决定一切的基础,他们花在孩子健身上家庭开支很大,周末家长也愿意花时间陪孩子一起去锻炼。其实,我们的家长何尝又不想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结实健康呢?问题是,当学习与锻炼,同时抢占了孩子有限的时间时,往往学习占上风。谁又希望自己的孩子,真的输在起跑线上?
还有学校,我想,不管教育局领导,还是学校校长、老师,谁又不希望手下的孩子,一个个健健康康,在学校操场上活奔乱跳地欢快着?但是,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家长会不会来“算账”?这倒还是小事,如果因此而“耽误”成绩,影响日后升学,又该如何交待?很多时候,人总会陷入一种两难。
孩子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我们都爱孩子,都是出于“为了孩子好”的目的。但问题是,究竟怎么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好”?这也不仅仅是家长、学校、教育局的难题,更是全社会的一个困惑——将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对各类奥数、科普英语等等考试应付自如、可以得高分的孩子,还是需要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富于创造力的孩子?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非甲即乙、非白即黑的提问,但至少,应该让孩子本身有选择权。很遗憾,在我们这个成人的世界里,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3·6亿,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其中1·5亿的孩子生活在城市里,但正是这些物质条件优越的城里孩子,为什么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空间,现在反而越变越狭小了呢?这难道不应该让我们着急吗?我们都爱孩子。爱,是一种情感,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对,很有可能,反会遭来不好的结果。
在采访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表示他们很喜欢体育,如果有时间,他们会选择在业余时间去踢足球、打篮球、跑跑步……很希望,在我们孩子的童年回忆当中,不仅仅只有作业、只有补习,还有足球、篮球、网球,还有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欢声笑语……
小娴
后一篇:体育是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