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孩子的闪光点:浩仔两个月来的进步

(2012-06-04 17:02:43)
标签:

杂谈

                记录孩子的闪光点:浩仔两个月来的进步

   那天,在办公室里接到了一个焦虑的读者妈妈来电。“我的大女儿简直是一无是处,一点优点都没有,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什么都要求和5岁的妹妹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了青春期,我实在是拿她没办法了。我气不过,有时候就冲她大吼,说我不要你了,你走吧......”等她对女儿的控诉完毕,我也开始对她进行了“控诉”。

    “第一,如果你14岁的女儿听了你的这些话,真的离家出走了。你再也找不到她了,你会后悔吗?第二,这些气话和狠话,除了让你发泄了当时的情绪外,还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有让你的女儿离你越来越远,对吗?第三,作为40岁的成年人,你尚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女儿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变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呢?第四,遇到事情,不要总想着都是孩子的问题,想一想你在这个事情中是否存在问题。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第五,我不相信孩子一无是处,请你找到女儿的优点,每天对她的优点表扬表扬,而不是批评和指责,让她感觉到你的爱,好吗?第六,多制造一些姐妹之间或全家一起的活动,慢慢培养起她照顾妹妹的责任来。她的抗议只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如果父母能给了她足够的爱,相信她会成为一个好姐姐的。”

    电话那头的妈妈沉默了片刻,终于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我试一下。”

    最近总是听到妈妈在抱怨孩子的种种问题,可是从她们的描述里,我却分明能看到孩子另外一方面的闪光点,只可惜妈妈们都只盯着问题,而忽视了这个闪光点。

    教育孩子,也是“扬长避短”的过程的。家长需要捕捉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悉心将它打磨成属于孩子一生的“财富”。浩妈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他的特质和优点的。家长千万别只盯着问题,将这些扼杀掉了。如果你看到的只是问题,就要自我检讨一下了:是不是我对孩子要求太高了?我对这个问题如此在意和敏感,是不是因为我小时候在这方面比较受挫?我要求孩子的这些,扪心而问我自己能做到吗?

   对于浩仔,浩妈充满了欣赏和感动,十分感谢他让浩妈见证了生命的奇妙。

   这两个月来,浩仔的成长记录:

   1.性格上的勇敢,不软弱。之前,他因为被别人打而不还手,为此我们进行了教育。很担心他会胆小,不懂得反抗。但通过4月份家长开放日的表现,浩妈觉得浩仔进步了。那天,浩仔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在积木区玩,玩着玩着,两个人争起一个东西来。对方急的要动手了,但浩仔不放手,将积木块放在身手,坚定地说:“这是我先拿的。”浩妈在旁边看着很乐,不错啊,小伙子。之后五一时,带浩仔去汽车博物馆玩,一个项目前,有一个排在浩仔身后的大孩子抢着操作。带浩仔玩的姑姑说:“我们先来的,你等会,别抢。”浩仔也扭回头去说:“我先来的,你再等等。”

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表达自己,敢于在“强权”面前坚持自己的正常需求。或者因为浩妈从小就要求“公平公正”,导致对此的看重吧。很多人觉得浩仔太老实,但浩妈明白他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敢于坚持的。

   2.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以往浩仔每天是6点50起床,到点他就起。因为时间比较紧,讲故事来不及,而他又一再要求,为此哭闹过。浩妈和他协商了一下,将两个故事变成一个故事,这样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果然,哭闹没有了,但浩仔似乎觉得故事还不够。为此,他自己要求,起床时间变成6点,这样他有多余的时间来看书还能玩一会围棋。浩爹浩妈还是想让他多睡一会,但自从浩仔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就真的是到点就又醒了,因为他心里惦记着玩。他懂得为了自己想要的做出安排,所以我们没有反对。

   骨折期间,晚上睡觉是不给他带绷带的,但有一次浩妈检查发现石膏上的纱布有点松,担心浩仔睡觉时,会无意扯到纱布影响石膏的坚固。浩仔听完后,果断地说:“妈妈,那我晚上也带着绷带吧,这样就能保护纱布了。”浩妈听了很感动,带着绷带睡觉确实不舒服,但浩仔能为了安全而坚持。

   虽然打着石膏,浩仔还是忍不住跑和跳,浩妈会一再跟他讲:“这是你自己的事,希望你自己管好,别让我来一再说。因为万一你跑得摔倒了胳膊再受伤,疼的是你。妈妈就是心疼,也无法帮你承受身体上的疼。你明白吗?”爱跑和跳是孩子的天性,还是需要一再提醒,但道理浩仔还是明白的。

   3.很有同理心。

   4月的一天,浩仔从幼儿园回家,郁闷地说:“妈妈,某某(浩仔最好的朋友)总说他比我大。”“你是07年9月的,他是08年1月的。你比他大的。”“可是2008比2007大啊。”浩妈为此详细地讲了一下。“你说得我听得懂,但估计他听不懂,所以他总说比我大。”浩仔能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我觉得我没办法跟他沟通,算了,随他。”呵呵,还用了“沟通”一词。

    浩仔也会经常提到将他推成骨折的那个小男孩,“他是新来的,还不懂事,不太懂规矩,所以爱推人的。”因为我们从没在浩仔面前抱怨过此事,没有说过幼儿园和这个小男孩的不好。所以浩仔也没有因此事而变得有“怨气”。

   4.叛逆期的“暴力”。因为手不方便动,浩仔最近喜欢踢腿,爱和爸爸武力较量,边踢边喊着:“无——敌——变——身。”然后还有什么“十万军马来了。”“你再说一下试试看?”这些话很奇怪,问他从哪里学会的,他总说是幼儿园学的。

    浩妈觉得自己时刻关注着,还是不知道他是为何如此:是叛逆期小男孩过剩精力的发泄?还是对爸爸夺了妈妈之爱的不满表达?还是受电视或幼儿园小朋友的影响?

   随着浩仔的成长,浩妈越来越觉得除了欣赏孩子,感受他带来的惊喜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明白教育孩子是一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成长之中问题不断,家长要勇于面对去解决。抛弃幻想“我想要的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孩子”,而是面对现实“他是一个什么特质的孩子,我该怎么去帮助他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