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核心能力——自律

(2024-03-13 22:34:54)
分类: 写字的王一郎
在谈自律之前,其实大可以先问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

第一个,我认为是命运。

老天给的起跑线,实实在在地有着巨大的差异。

如果你降临的家庭殷实可靠,那么和你出生在土炕之上,在父母的忧色和烦恼里,被匆忙裹上哥哥姐姐用过的尿

布,当然大不相同。

除了物质,还有精神世界的差异。

有的小女孩一出生就被视若掌上明珠,就算在最缺乏窘迫的那个年代,也能穿上妈妈打的毛线衣,外婆做的小帽

子,神气地追一个彩色的塑料球,或者在照相馆里,和一个磨得半旧的小木马合影,照片冲洗出来,边缘还要被

裁成精致的小花边,在父母的相册里,一压二十多年,人嫁了,这照片就被拿出来,压到餐桌的玻璃板和蕾丝布

之间,爸爸每次端上大汤碗,还会下意识地避免压到它。

有的女孩则背着弟弟,牵着妹妹,在稻田边上捡野菜。

爸爸妈妈进城,一去就是一年,一来只是几天,她只能在村口看了夕阳慢慢被夜和山麓的影子吃掉,只能在梦里

,用眼泪作了爸爸妈妈的手,轻轻地抚过自己的小脸。

天赋命运是难改动的,往往是人力不及。

但是对于触手就能改变,而且只需要自己,无须援手的,绝大多数人又难去做到。

这就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第二条——自律。

我弟弟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他在斯坦福大学就读哲学博士,平时喜欢徒手无保护攀岩。

可能用自己的十根手指,悬挂在生死之间,就是实践的哲学。

就在这个大学,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一组名校(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生,和一组黑猜猜。他们都被有效告知——黑猩猩来自一个实验室,经过特殊

训练,具备这个级别的理解能力——他们可以从立刻吃掉自己最喜爱的两份食物,或是等待两分钟后,就能得到

六份该食物(可储存)。

实验开始后,最喜欢的食物被放到他们面前。

70%的黑猩猩进行了等待。

只有19%的名校大学生忍到了两分钟后,成功拿到了六份。

不要小聪明,去分析六份有什么用,不如吃两份,是名校大学生先想明白了云云,这个实验非常著名,有效测定

的。在你质疑这个实验结果之前,先想一想,你有多么渴望漂亮的腹肌,坚实的腿部线条和俊削的侧脸,然后你

上次面对芝士焗龙虾和咖啡牛筋腩的时候,大概犹豫了多久?

有没有两分钟?

你看着文章说,这片刻时间何足挂齿。

可一个在水下屏住呼吸的人,比你更知道两分钟有多长。

那黑猩猩呢?难道黑猩猩竟然比人类更自律吗?

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人类远远比黑猩猩更能想象。

盯着眼前的美食,就会想象它到了嘴里之后,在唇齿间慢慢化开,把浓厚的滋味均匀地分布到味蕾上,那种丰富

的触感和满足的体会。

于是两分钟之扣的六大份对我们来说不是愉悦。

眼前的,当下的——

只要伸出手立刻就属于你的愉悦,才是不可抵抗的。

正如吾友王尔德所说——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而康德所说的——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知道的人就少得多了。

真理之子,被解放的人性淹没。

大概每二十个高一学生里,大概会有一个相当自律。

而二十个高一学生都知道,都透彻地了然,进入名校是需要努力,越快越好,久而弥佳。

也绝不否认如果没有进入名校意味着未来要付出许多倍的艰辛。

且这艰辛中,有许多还是徒劳。

但是你把一个充电宝和一个装好了王者荣耀的手机放到他们的书桌上,并且转身离开,告诉他们你要出去一个晚

上。

你就会发现——共享充电宝这种生意,听上去也不是那么荒谬了。

这生意很可能失败在没有铺进校园。

我问过一个高三女生,她因为没有考好,在桌上哭。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送她回去,见高一的她,只能说一句话就要离开。

她会说什么呢?

她说,什么也不会说,只用最大的力气给她一个耳光,再踩碎那手机。

”不不不,规则不能动手,你只能说话,只能说一句,你会说什么?“

”过去的我啊,你这个傻逼小娘们儿啊,你知不知道你毁了我啊!“

自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直接改变命运,塑造因果,形成习惯。

是自律把一次成功推向无数次成功,乃至最终的成功,也是自律,把一次失败变成无数次失败,乃至最终的失败

而差劲大学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它会汇聚经过了三年筛选出来的自律失败的人,把他们放到一起,让他们住在一

起,形成群体性的,内生性的,持续性的——自律干扰。

而名校最强的一点正好与之相反。

那些自诩家庭条件还不错,所以劝我少管,觉得孩子压力不用太大的家庭一定会目瞪口呆。

如果他们能穿越未来,看一眼这四年的威力。

要知道自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这是一个非常这会性,群体性的属性。

比一个人不自律更可怕的,是一群人不自律。

人是根据感觉行动的生物,而自律需要理性,这本身就很难,因为感觉没有束缚,理性需要意志。

同时感受负责管理当下,理性负责预测未来。当下又真实又可靠,未来混沌,似乎不存在,所以似乎不必加以考

虑。

不加以考虑也不会立刻呈现后果。

不立刻呈现后果和完全没有后果,在当下的感受一模一样。

所以不立刻呈现的后果,似乎也就等于完全没有后果。

仿佛不立刻兑现的奖赏,似乎也就等于完全没有奖赏。

尽管真理,正好完完全全与之相反——巨大,深渊一般的相反。

尽管胜负不在别处,就在未来。

尽管未来不在别处,就在当下。

但除了我那用十根手指的巨大痛楚,把自己长时间吊在加州山谷里的弟弟,谁又在乎康德说过什么呢?

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出版后沉寂了十九年。

他终于忍不住写了一篇散文,说你们应该读一读啊!

散文很华美,引起了关注。

《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在之后继续沉寂。

又沉寂了三十五年。

自律和群体相关,是因为群体生活有一个巨大的能力,那就是会提供参照物来直接塑造你的感觉。

人的大多数感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独自生活你没有参照物,单身狗直到走到情人节的如家前,都会觉得一切挺好的。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你丢了唯一的一双鞋,在潦倒中绝望,在绝望中潦倒,直到你走过一个失去双脚的人。

你的大脑就立刻让你忘记痛苦。

立刻让你感受到庆幸。

所以大脑就是一个小婊子。

因为,更不自律的人会轻而易举地让你停止愧疚,甚至觉得自己放纵得还不够。

而相反,自律的人会激励你,因为这等于让你提前看到了一个在未来,因为自律而变得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力争进入一个优秀群体的根本原因。

也是为什么父母,大学,朋友圈对人影响巨大深远的根本原因。
 
不自律的散漫家庭,没有远期目标,不追求个人成就,混吃等死,昏昏欲睡,留给孩子的不会只是贫穷,一定还

有绝望和凶暴。

自律的家庭各自努力,愿意放下眼前的愉悦和奖赏,而不忘远大目标,留给孩子的哪怕仍是贫穷,一定还有希望

和勇气。

我和嬉皮士青年对于抓住当下的理解有时完全不同。

嬉皮士文青们往往认为当下就是唯一的真实,其他都是王八蛋一样的虚幻。

自信地放纵,自豪地愤怒,自毁地兑现。

我认为当下和未来都是真切的。我们是连续不可分割的持续存在。

我认为当下的真实,常常并不在当下体现,而更多在未来体现,或者说,在未来更能体现。

甚至,只在未来才会体现!

当下的自律,不造成当下的改变,只塑造未来的你。

当下的放纵,不造成当下的改变,只支付未来的你。

如果因为当下没有改变,就认为未来的你只是一团虚妄,你就是未来的自己的敌人。

我们对待未来的自己的态度,就仿佛对待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一个陌生人一样。

无论他是肥胖而出现代谢性疾病,还是穷困而生活在潦倒窘迫中,我们都会往嘴里塞进下一口甜甜圈,或者把信

用卡交给收纳员,在巨大的数字下输入密码。

因为快乐属于当下的自己,而债务由下个月的自己承担。

仿佛自己并不是下个月的自己,所以只关心让当下的自己获得愉悦和奖赏。

只畏惧立刻到来的辛劳,恐惧和承担。

所以,所谓自律——

就是和当下的自己为敌。

就是为了未来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作战。

改变即疼痛。

我的第一份工作很顺利,很容易,很稳定,但是很穷,也留不住我喜欢的女孩。

但如果改变工作,寻找新机会,又很可能意味着,输得一败涂地什么都留不下来。

恐惧。

我那时尽力不去考虑这些,而是做什么可以接近我的目标光就做什么。

面对目标进行决策。

而不是面对恐惧进行决策。

面对恐惧,你只能决策出一堆理由。

以前我们单位市场部开会,竟然每次主题是——为什么校长布置的营销任务是无法完成的。

大家讨论好,再由部门总监去说服校长。

成功了,市场部特别开心。

然后市场工作全部移交给我做,搞得我一个教学人员,不得不在两个月内,走访了一百多所上海的高中。

被拒大概六十多次,成功拜访了三十多次。

又请拜访成功的老师帮忙牵线,增加了二十多次新的客户拜访。

然后回家备课,周末上课。周一再去拜访。

那时我无视自己无法偿还的风险,果然欠了一屁股房贷,所以有固定的资产,但是没有恐惧的资格。

(未来的我爱那时的我)

有钱又能试试,就什么活都干。

要知道没干成最多白费力气。

不去干可能白费机会啊!

力气?吃一顿睡一觉就有了。

被人拒绝?下次换个人试试啊。

面子?尊严?

没钱你会有这些?

那些叫你不争,钱就是王八蛋,岁月只是静好的公众号是不是隔段时间就发广告?

叔本华也得写散文啊!

两个月后到了年底,我当了部门教学总监。

市场部从上到下,除了刚招进来的实习生,其他全部开掉。

那时候还有老老师说我为了升官儿,干了市场的活儿,不纯粹了,没有师道尊严。

走访学校,被人加白眼,丢了教学岗的人了。

师道尊严在自律里。
师道尊严在知识里。
师道尊严在课酬里。

忍辱是正道,师道尊严也在夫子陈蔡之间,在惶惶如丧家之犬时,在韦编三绝处。

也在颜回的菜色,在原宪的蓬门,在端木的缟素,在仲由的冠带,在鉴真脚趾间的海浪前。

就他妈的不在你的傲慢里。

所以我现在跟你们说一件我最最丢人的事情,我从来没敢跟别人说,除了我太太没有人知道。

现在告诉你们。

我当了部门教学总监,是春天,忙暑假班。

部门的老教师们串联好了,要给我当头一棒。

招生差不多了,他们先后辞职。

五个满课岗。

只要我走,他们就不辞职了。

”就他妈看不惯你以前和我们坐一起,现在坐我们上头的样儿“,有一个人是这么说的。

我躲在厨房里哭。

太太站在门口劝。

我哭好了,走出来。

太太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陪着你。

但你要让他们记住。

我把五门课全备了。

原来愤怒,巨大的愤怒,也能造成极度的自律。

我把五门课全上完了。

打分比他们所有人都高。

你们一定很难想象我敲着讲台让初二的孩子都闭嘴不然我再也不讲段子了,然后全班互相提醒立刻安安静静做题

的好玩样子。

当你因为恐惧放弃的时候。

把你的愤怒叫出来。

他会帮你。

他会一个耳光教恐惧做人。

我啊,现在慢慢老了。

因为愤怒得越来越少,恐惧得越来越多了。

我就经常给自己说说过去的故事,也跟你们说说。

来鼓舞自己。

其实几乎每次你都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比如扣来我发现就算新东方不要我,其实培训机构当时已经有不少了。

而且就算不去培训业,我哪怕卖鱼,卖水果,卖早点,起早贪黑,也都能挣到远远高于第一份工作的收入。

如果我当时被迫分手,被父母馒头,专心写作。

也说不定就熬成了一个作家。

自律不仅仅是对诱惑,对疲劳。

也是对恐惧。

自律,有时候就是不去害怕的能力。

强行不去害怕。

就像我的斯坦福哲学博士弟弟一样,只感受剧痛的手指,而不看脚下的深渊。

谁能说这不叫自律。

最后,要结束本文,再说一个连我太太都不知道的事情。

有一次出差,当地款待,夜里,在黑暗的喧闹里,在电音的震颤中,我被一群劝酒的美人和一群半醉的同伴围着

,觥筹交错,莺声燕喘,一切都温暖,一切都柔软,一切都闪烁,一切都暗哑地低声的时候,有一双黑眼影里的

漂亮眸子忽然盯住我——

问我想不想,
问我敢不敢,
问我要不要。

我后来走出来的时候,就站在四川冬天的冷风里,看到公交车开过路灯和夜色形成的栅栏,看着川音和总角的小

女孩大笑着追上父母的街景,觉得换了一个世界。

只是心口还在咚咚咚地跳,还有那些电音,那呼吸,那追问的余韵。

我就拨通家里电话,和太太有事没事鬼扯两句,说这里很冷,让她早睡。

太太觉得莫名其妙,也可能觉得这是丈夫忽然想起了初恋时代没来由的浪漫,让我不要打扰她下副本,她的输出

已经是小队垫底了。

我没叫车,沿着街往前走,我不抽烟,但是买了一包中华,拆开,请老板帮我点了一根,走在冷风里。

我觉得是刚才电音里黑暗里的那个自己叫我快走,才有了现在这个冷风里抽着烟的自己。

我刚才把自己推离了眼前的奖赏。

也许是我看见了这不是奖赏,而是给未来的自己的灾难。

也许是我看见了那个黑色的眼影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女孩的时候——

她背着弟弟,牵着妹妹,老树下筛下夕阳,洒在她身上,那是她的小世界里仅存的善意。

于是我看到这是奖赏,

知道这就是罪业。

====================================================================================================================================

摘自《写字的王一 郎》公众号,2021年1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