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青年的自得其乐

(2023-10-07 10:38:39)
分类: 写字的王一郎
自得其乐,是一个很重要的状态。这意味着,你的快乐不需要他人的参与,可以自主。

这可没有听上去那样简单。大多数人的快乐,都是受外界影响非常大的。而且文艺青年也不要着急地冲进来说,

说心灵自洽就可以了,不是那么简单的。说实话,如果心灵自洽就可以快乐,我是不会这样重视物质的。

你本来很快乐,房东敲门说月底啦,过了这个月,就是明年啦,下个月开始房租涨10%。一年下来,要多付他7K

。你算了算,本来你咬着牙没买最新款 的IPHONE11 ,正准备用这笔钱做更有意义的事,一个照面,这钱就成

了房东的了。怎么快乐?

所以,自得其乐,是一个很重要,而且并不容易的状态。文艺青年那种不在乎物质垢所谓自得其乐,不过是透支

年轻时的岁月罢了。这种逃避或自欺欺人,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大势所趋。大势总是静悄悄地趋。趋着趋着,烦恼才渐渐显然。

女孩子可能发现来约自己的男生没那么多了,即使还有那么多,也好像没有那么优秀了。高瞻远瞩的恋情越来越

少,更多是些不修边幅的愣头青或者自以为老练的小渣男,他们对示来避而不谈,只渴求一晌贪欢。

当然也有真不错的男孩子,他们却总是不着急的样子,和气地笑着,明明听懂了,可就是不接你言语里故意留下

的暧昧的话头。

豆豆爱看B站。

每次她拉着我陪她看,我见到B站那些密集的字幕,眼前就浮现出无数个人盯着虚拟世界寻求快乐,把现实世界

丢在一边的样子。B站的字幕越是密集,现实世界就越是冷清。B站炸屏的弹幕,映着餐厅里沉默的桌椅。带货之

王各种色号的笑颜后,是柜台小姐姐越来越寂寞的站姿。

人和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了。

人和人的交流还会越来越少。

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本来都带有各种目的,而且要消耗一些资源的。

失去了目的,节省了资源,交流也就自然变得越来越少。普通青年当然没什么必要觥筹交错,但是一个人失恋约

了人出来喝酒大哭的事,也越来越稀少了。

以后女孩子们听说谁失恋了,不再是第一时间表达同情,说某某某是个瞎了眼的王八蛋。她们倒更有可能冲口而

出地感慨---你好歹还是失恋呢---我周末睡醒,发现只有自己蜷缩的那一块温热床上其他地方,触手 冰凉。你

好歹还能把他的牙刷牙杯恨恨地丢进垃圾桶听一声响,我买了两个牙杯,假装不孤单,可是两个牙杯,最终都是

自己轮流用。无线耳机丢了一个,还剩一个,孤单单地戳在耳机盒里,我也舍不得丢。

因为每次打开,总觉得那就是自己。

结果说着说着就哭了,倒是失恋的不好意思,反去安慰她了。

我不太一样。

我从小就孤独。

所以我深谙孤独之味。

我深知如何自得其乐。

你们都知道我只谈过一次恋爱,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太太竟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说喜欢我的人。你们可能误会我

年轻时候就已经秃了头,但且不要说我秃了之后也丰神俊朗,先看我年轻时候的模样——这是我十八岁时候的

照片。

而且我十八岁时,思维和表达已经和现在一样,只是更沉默一些。

如果不是我太太,我想我会照常安安静静地孤单下去,自得其乐。

有时候我就想,那时我真像一只流浪猫,被一个愿爱我的女生捡走。

她终结了我的完全孤独,又为我生了一个女儿,整整三个人,我的人生足够热闹了。

但我依然记得如何自得其乐。

想要自得其乐,只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其一是对自己非常满意;其二,就是对他人毫无期待。

你的烦恼,一般有两个来处,一个是对自己的失望,一个是对别人的失望。断掉这两个悲剧的根源,你会有长久

的快乐。

最重要的还不是长久——这快乐是不受别人影响,完全由你主宰的。和建立在别人评论或者行为上的那些肤浅短

暂的快乐相比,它更深沉,更可靠,而且更坚强。

没错,我从来不对自己失望,我觉得自己满身都是优点。

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点,别人夸他们,他们一定要说“哪里,哪里。”

东方文化里的自谦自抑浸入了文化的骨髓,所缺的正是我这一种快乐的坦白的厚脸皮。正因为脸皮厚,所以我对

自己的失败全盘接受。正因为全盘接受,所以才能不带有任何情绪地观察自己的失败,不会因为怕伤害了自己的

情感所以讳疾忌医。更何况,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全盘的失败。因此一旦发现失败竟然是局

部的,那岂非意外之喜?就算失败果然是全盘的,那岂不是正如我所料嘛,自然不必大惊小怪。

孤独也给了我一股正能量,那就是让我对别人从来没有期待。

我从来不期待别人把我当作什么重要人士,我明白实在没什么人比我自己对我自己更重要的了。所以我也乐意相

信,也没有什么人比人们各自对各自的自己更加重要,所以别人如果觉得我毫无重要可言,而他们自己才最重要

,我是真正欣然接受的。

但如果有人竟然认为我重要,我就很感激。我就会忍不住要对得起他的另眼相看,忍不住要证明他的慧眼独具,

忍不住要证明我果然是个值得托付的人。这是很辛苦的。

所以一旦别人觉得我并不重要,我其实挺开心——因为免去了这层麻烦,大家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相忘于江湖,岂

不快哉。而一旦接受别人的托付,我就忍不住两肋插刀,君子言必信行必果,不然我会看不起我自己,会有哪怕

死了埋在土里也会忍不住把自己刨出来那种鄙视。

我知道我有这种精神洁癖,因此我其实不太愿意有朋友。

至于有人把我当敌人,我都当做一种尊重。我从小在任何地方,基本都受到排挤。但是我有一种独特的看法——

只有当你被视为一种威胁时,才会遭人排挤,只有当你被视为对所有人的一咱威胁,才会被所有人排挤。无论他

们说排挤你的原因,有多么正义,本质上,就是你对他们构成了威胁。

那你别无选择,只能奋起加油,早日成为他们加在一起也无法解决的威胁,一旦发现你无法解决,他们就会和你

和解。如果此时的你拒绝和解,他们就只能另谋出路了。另谋出路的他们,可能开始还抱抱团,喝喝酒骂骂你,

但很快就会发现这抱团毫无意义,而且作为弱者,当然很快又在新环境里遇到了新的威胁,于是就对你释然,对

彼此忘却了。

如果你被排挤走了,那就吸取教训,下次找个更鼓励强者的地方,并且自己准备更充分一点,成长得更快更稳一

些,早日成长为对方无法解决的威胁。

当然,有时候总会遇到几个人,无论你怎么努力,人家也不排挤,反而伸出双臂。你们的锋芒和锋芒交错,就摩

擦着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本来一个人的锋芒,已经密不透风,已经逼人,两个人的锋芒毕露的人拥抱在一起,

锐利的才华就会将四周逼出一个真空,一切的庸俗尽管涌来,却终究无法填补,最后只好连他们俩一块儿排挤。

从这里,就产生了友谊。

豆豆抱怨她朋友少。我说真朋友就像咸豆干,就是要少。

少,咂摸着,反复细嚼,才会欣赏这滋味。

多了就齁了。

和好朋友见面,不用说话,彼此目光相交,笑意若隐若现,这就够了。

世间得我这样的友情者也几希,我得这世间给我的友谊也寥寥。

正是寥寥,仿佛暗中之光,愈觉明媚。

把独处的环境弄得舒服一些。

我有一个书房,到处都是书架,冬天我会开一个用电加热的油炉,把空气熏得暖和。

书房里有我喜欢的雪茄和威士忌。咬一根长雪茄,用一块氧化得发黑的银壳子Zippo牌打炎机转着圈徐徐点燃,

三十秒抽一口,喷云吐雾,吸那染了雪松味的烟气。单麦威士忌倒出来,空气里放一放,分两口喝完,让第二口

厚厚的烟煤味儿叠着第一口残留的辛辣。

书房里最多当然是书。书是我的品味。品味这东西,不足为外人道,都是自己的事。一页页翻过去,用钢笔在另

一个大本上沙沙做着笔记。笔,墨水和纸张都是搭配过的,德国的金尖,美国的墨水,日本的纸,生产者也未必

想得到我这样搭配。我把书里的精华一条条写出来,再细读。也经常写上一段,嘲讽书里的某个观点不够脱俗。

书籍打开许多世界,时间自在烟气里袅袅。

有时候也放唐顿庄园看。关上灯,看倒霉了大半辈子的莫斯利终于得到村里小学的教职,看他在佣人餐厅的一角

昏黄的灯泡下擦着眼泪,看得我自己也老泪纵横,仿佛看到自己小时候没有变形金钢玩,人家偶尔有一个玩坏了

,缺了一个胳膊,丢在红砖墙根下不要了,自己捡起来,擦干净,忘记了要回家,就借着冬天早点起来的昏黄的

路灯在那里试着变形,变成功了,小小的我就那样欢喜,举着它在路灯的光晕下转着圈。

这种对别人微不足道的情感,在我的心中力有万钧。

于是心里就更加喜欢自己,觉得自己从那么小的阶段开始,就事事都依照自己的判断,又尽了自己的全力,真是

懂事。想到这里,不禁自己就对自己温柔起来。哼着小曲,给自己洗一盘草莓。

我对太太很好。

我对豆豆也很好。

但最关键的是,我对自己也很好。

无论世间如何对我,我都爱息。

我不期待别人对我的认可,也并不承认自己的缺点,我总把它解释成某个优点。反正缺点和优点,往往只是解释

的不同罢了, 那又何必非要依照别人的解释,而不依从我自己的呢?

我只活成我眼里的自己,至于别人眼里的我,那随便他们罢,他们眼里,我也不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人,不过是从

天空飞过的一只野鸽,或者躲在汽车四个轮子下面,用发动机的余温过冬的一只野猫。

野猫和野鸽,何曾在乎过别人的观点,只需在人们所在乎的他们各自的爱车上下,留下星星点点的一些便便 ,就

已经得胜了。

================================================================================================================================

摘自《写字的王一郎》公众号,2022年10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