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青年与知识工作者
(2023-10-06 21:01:44)| 分类: 写字的王一郎 |
今天股票涨了二十多万,我截了个图发到学生群里,这是我们的惯例——我的交易逻辑之前都和他们讲过,所以
逻辑兑现的时候,就发给他们看。
这让我回想起大四的最后一天,回想起那五十块钱。那天我排着队等着快递行李,发现超重,要多付五十,而我
不用翻口袋,也清楚自己没有这钱,只好问同学借。
我读了四年大学,最后一件事,是开口借钱。
我又回想起拿到新东方集团优秀教师奖的那天。这是一个很隆重的教学奖,要到北京的集团总部领。到了现场,
发现大会要求必须正装才可以领奖。其他领奖的都是老教师,他们多数教了三五年,一个人租房住,生活很宽裕
,而我才入职三个月,这是我教学的第一个季度。我正贷款,在徐汇买了房,不要说这个月穷得精光,身上几十
万的房贷,往后好几年的日子里我恐怕也没有节余去买套西装。大会不肯通融,我的脾气上来,就打算放弃这个
奖。”反正老子才华横溢,举目鬼神退避,呼吸遥撼云天,他妈的,我也不缺这个奖来认可“。带队的副校长李
国富老师听说了,跑过来打开钱包,里面厚厚一叠现金,他掏出一半给我,大概三千多块,让我去买套西装,算
他送我的。他笑呵呵地拍拍我的肩:”小伙子,钱包里面没有钱,姑娘怎么会跟你走啊!“后来钱我虽然是还了
,但这份恩情是没办法还掉的,只能记在心里。那时学校的市场部遇到困难,我愿意站出来去跑本地的讲座,跑
完后,又愿意拖着行李箱去外地联系讲座,其实有报恩之意。但当时的领导杨鹏老师并不知道这件事,误以为是
我满腔的工作热情,所以后来又把部门总监的职务交给了我。原来想报恩,结果又欠了情。
有了总监的职务,房子也买好,我就向女朋友求婚了。她怀里抱着我送的小黑猫答应了我。她富裕的父亲强烈
反对,认为房子太小,不忍心女儿受苦。她对父亲发了火。结婚的时候,是二零零六年,我依然穿着那套西装,
还是穷得精光,买不起一套新的西服结婚,因为这些年赚的所有钱,刚刚拿去买了我们的第二套房。婚礼是她的
爸爸出钱操办的,毕竟不忍心女儿就静悄悄地出嫁了。婚礼上,我穷得手足无措,伴郎也没有一个。想来想去,
最后在婚礼上,给她的只有三句话而已——”我会比你的父母更爱你。“”我会比爱我自己更爱你“。”哪怕你
离开我,哪怕你忘记懈,我都如同此刻一般爱你,这爱不减退,也无可复加。“她是第一个爱我的女孩,在她之
前,我从未被人爱过。在她之后,我再不爱人。
结完了婚,我又回来工作。工作的第一件事,是要做一个选择。是要做一个知识工作者,还是一个体力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工作者最大的不同,绝不是汗水的挥洒,也不是工作中是否运用知识。一个讲解英语语法的
老师和一个坐在前台修指甲的接待小姑娘,全都是体力工作者,我会向你证明——她们的工作符合所有体力工作
的基本特征。
第一,知识工作可以被杠杆放大,而体力工作则不可以。比如有人写出一本名著,那么刊印多少本,卖普陀山多
少本,都源于他的知识工作,有人拥有一个受欢迎的课堂,那么每多加上一个座位,他的知识工作都增加一份回
报和影响。但是体力工作并非如此,你没办法同时开两辆货车,也无法同时坐在两个公司的前台上,所以劳动回
报是按照你付出的劳动时间线性增加,上限就是到你体力的极限,人的体力都差不多,所以你无法远胜常人。
第二,知识工作具有独创性,而体力工作则很容易被替代。比如写出那本名著的人,你没办法用另一个写手轻易
替代他,甚至一百个也不行。因为他对人性的洞见只属于他个人。但是一个讲英语语法的老师,因为语法本身的
规则就在那里,所有了解它的人,都有把他替代的可能。将来更了解语法而免疫病毒和疲劳的人工智能,能轻松
地替代她。所以所胡只讲语法知识,而没有任何独创性的老师,本质上都是体力劳动者。所有机构的商业培训师
们,我送给你们一句黄金般的箴言——与独创性无关的教研都是团建。
第三,知识工作能力会不断成长,而体力工作能力则不断衰退。写出那本名著的人,有了名气后,第二本书容易
卖痢更好。写了三四本名著,得了一两个奖项之扣,他可能就有了一种终身的成就。公司里一个小销售,业绩有
成后,整理出具有创造性的销售办法,进行标准化,复制到一个团队,自己控制好渠道管理,就从一个优秀销售
做成了一个优秀的销售团队,得到了一个优秀的销售集团。以前她的八个小时,可能完成一百万的销量,现在她
的一个小时,可能就是八个亿的合同。以前是村花,现在是明珠。但体力工作且不要说随着年龄增加,工作能力
日渐衰退,就算在一个工作日中,疲劳的积累也会让你下午不如上午,晚上不如下午。
但是,知识工作并非处处都比体力工作优越。最主要就是它对劳动者的要求太高,虽然人人都具备潜力,但绝非
人人都能成为知识工作者。体力劳动只需要接受指令和理解标准即可,但知识工作,其实并没有人能给具体的指
令,因为他的工作来自他的判断,选择,担当,管理,觉察和创造,是强烈自发自驱的。没人管你,同时也没人
能帮得了你。
其次,知识工作因为要求独创性,所以失败的可能性远比只要求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大得多。体力劳动按件计酬,
知识工作却是只讲成败的,失败的知识工作且不要说没人付费,你不欠一屁股债都算走运。而且,知识工作的回
报往往延迟,甚至延迟非常久,但体力劳动的回报通常都是即刻的。体力劳动容易上手,回报就在眼前。而且看
上去十分确定。知识工作不一定能突破,回报没保障,拼命付出很久很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收获。这就像
斑马吃草,草俯拾皆是,确定而易得。但狮子捕食,他的每一餐都能跑出八十英里的时速,它只能全力以赴,并
且常常需要接受全力以赴后的失败。所以知识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就是延迟满足的自控,和勇于下注的洒脱。仅
仅这两条,足以筛掉绝大多数人。
知识工作者永远是少数。要求一个公司里全部都是知识工作者是不切实际的,但每个人都值得被鼓励至少一次。
知识工作的核心是独立和独创,但大多数人连基本的判断都是来自外界的。比如一大把真的钻石落在街上,然后
抛撒者头也不回地离开,边上的人就算看到这把璀璨,也不会伏在地上去捡起来,因为他们有”判断力“,认为
既然此人头都不回,这些一定是假钻石。只有天真的孩子,还没有被这种”共同理性“粘染,所以会高高兴兴地
捡起来,他们爱的是璀璨,不在乎那是不是钻石。但是你把一颗椵钻石,放在最奢华的店面的最关键位置,加上
一个自动报警的玻璃罩子和恒温器,再配上一个配了电棍的保安,就没有人怀疑它高昂的标价,甚至认为还低估
了。知识工作者本身往往是洒落街上的钻石,无人愿意出价,而有些堂堂的大佬,正是那保安身后的假钻。
知识工作者还必须勤奋,因为知识工作的标准是远超常人的独创性。而体力劳动回报即刻而确切,但难成长,在
有限的回报里,体力劳动者往往寻求尽量减少自己的付出。因为既然回报的上限难提高,就只能通过减少付出来
获益了。因此体力工作者常常是越来越懒的。只讲语法的老师往往课件数年不变,前台的小姑娘努力储存零食,
并且偷偷在桌下找个地方摆个手机。
而且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并不是轻易可以跨越的,往往是一生的选择。
体力工作者在外界标准里找自己的位置。在他们的世界里,一件工作只要还没有人能完成,那么完成这件工作的
可能就不存在。虽然只能完成已经被 人完成无数次的工作,但他们却往往并不担心自己被替代。这是因为他们是
被表面确定性偏好筛选出来人群,他们只看可见的表象,而不会去看潜在的可能——无论这可能是一种伟大的独
创,还是一咱悲哀的替换——只要还没发生,就永不存在。
知识工作者则是从不说”别人办不到,凭什么我要办到“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的价值就是去解决别人无法
解决的事,如果事情已经被人解决,他们反而是沮丧的。这意味着已经有另一个知识工作者走在了他的前头,赚
走了这件事情的利润,只留给他更狭小的空间了。但是明知的知识工作者,往往也接受一份稳定的体力劳动作为
自己独创的一个支点。斯蒂芬金也在中学里教语文,他利用那份微薄但是确定的收益,来支持他在《闪灵》上的
下注,从而终于来到《肖申克的救赎》的面前。JK罗琳在开始创作哈利波特时,也是一位老师。刘慈欣则是利用
自己在单位加班的安静时光写出《三体》的。
我自己刚进入新东方的时候,在所有老师对行政工作不屑一顾的时候,就申请了门助理的职位,虽然薪资微薄,
但是稳定,这就给了我在教学上大胆独创,并且选择风险最高的写作项目的空间。正是因为我在具有个人化色彩
的写作科目(你很难替换掉一个优秀的写作老师)上的大量创新,才使我仅仅入职一个季度,就赢得了集团优秀
教师的奖项和几乎所有老教师的排挤。我从教学的第一个季度,就被其它教师排挤。其实这对我来说,甚至比那
个集团优秀教师更重要——要知道,只有来自同行的排挤,才是对你的威胁性真正的认可。只有斑马恐惧的鼻息
,才是狮子真正的荣誉。
正是因为一直被排挤,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得做好随时出局的准备。我并不知道那时我出去可以教什么
么,和一旦出局了,有什么样的机构愿意雇佣我,所以我那时雅思,托福,听力,阅读,语法,填空,逻辑,写
作什么都备。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每拿到一个季度的课表,我都如获至宝,不是因为这份工作收入,而是我又
赢得了一个季度的时间来为出局做更好的准备。所以我每天备课十八个小时的时候,甚至心怀感激。感激还有这
一天,还有这十八个小时。直到后来,我忽然发现那些老老师都离开了,而我还在。而我从那时候开始,已经什
么都可以教,甚至我可以教人怎么教。我发现虽然被排挤的是我,出局的却是他们。然后我就想,我已经是一个
老老师了,我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去排挤一个拼命的新老师。如果我发现了一个拼命的新老师,我一定努力去
帮助他。结果并没有等到一个会像我那样拼命的新老师。一个都没有。
我这才发现,其实知识工作者并不仅仅是需要作出独创性的工作,甚至每一个知识工作者,本身都是一种独一无
二的存在,是一个独创。独创和坚持,是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心灵血液。哪怕是在那样一个穷得手足无措的婚礼上
,我听到主持人照本宣科地说今天将是我太太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时,我还是直接拿走了他手里的话筒。原本手
足无措的我,穿着新东方集团优秀教师的领奖西服,手里拿着话筒的时候,忽然就神威凛凛,场面一下安静下来
。”今天的婚礼绝不会是我太太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我的声音不高,像春雨前的雷声——“如果一个婚姻,
婚礼就是顶点,那是多么悲哀。”“我是她的丈夫,我会全力以赴,让今天只是她以后的幸福里普普通通,微
不足道的一天。“
====================================================================================================================================
摘自《写字的王一郎》公众号,2021年3月10日
前一篇:普通青年的自立生活指南
后一篇:普通青年的感想与行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