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系摇滚并不象“R&B”、“Punk”这样的音乐名词一样特指一种音乐形式,其音乐形式多样。因此按一支乐队的主要音乐形式来分类如下:
吹波糖音乐:Shazna
流行摇滚:L'Arc en
Ciel,Glay
工业摇滚:Zlich,MACHINE

重金属摇滚:X/X
Japan(前期), sex MACHINEGUNS


哥特摇滚:Madeth Gray'll, Dir
en grey,


古典/巴洛克式摇滚:Malice Mizer, LAREINE,X/X Japan(后期)

也有和风的乐队,例如:Raphael
同时,一支乐队也会兼容好几种音乐形式,甚至摇滚与古典并存(典型如X Japan)。

在不同风格的“视觉系”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且迅速风靡起来。那究竟是什么孕育了“视觉系”?
究其原因,首先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崇妖”心理和“艺妓”的存在,源远流长的能乐艺术给了日本视觉系摇滚华丽妖媚的灵感,在接受度上有其历史根源;其二,日本的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尤其是年轻女性,她们追捧争奇斗艳的商品。妖媚的视觉系艺人对她们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模仿视觉系艺人能使她们成为原宿,涩谷最炫、最酷的焦点;再次,日本人的压力是居世界首位的,年轻一代的压力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摇滚乐正是他们逃避,发泄的理想工具。
视觉系在日本发展初期,分为“妖魔派”与“唯美派”两类,目前日本视觉系摇滚乐团的取向则趋于多元。
而渐渐发展的视觉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他们的另类似乎也不再那么扎人眼球、夸张之极,慢慢柔和的外形却依旧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及震慑人心的气场!
不仅在歌唱方面,就连电影界也引入了“视觉系摇滚”的元素,甚至成为了影片的主题!下图就是宅人看得又震惊又好笑的《重金属摇滚双面人》!
似乎这么一个真实世界与炫幻世界的漂泊不定,正是“视觉系”艺人以及各大粉丝们所持有的矛盾呢!
残酷的现实社会与自己沉迷的特定领域,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这种矛盾。但在日本的世界里,“视觉系”正慢慢融合这种矛盾,让这种格格不入与桀骜不驯幻化成合理的、万人敬仰的特立独行!让一代又一代人为之着迷,心甘情愿地享受这种视觉的冲击!银座街头“视觉系”团体的宣传车,不正说明了这一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