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2019-12-06 13:43:42)
标签:

潞河督运图

盐坨

盐关

三岔河口

巡盐御史

分类: 《潞河督运图》系列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幅《潞河督运图卷》,这幅图也被镌刻在天津的旅游网红打卡地——天津之眼景区。按照现有考证,此画系清代乾隆时期画家江萱所画,是应当时在通州坐粮厅任职的冯应榴要求画的,《湖海文传》一书第七十卷中也载有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跋文原文。但是,跋文所述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潞河督运图卷》所画居然没有一致的地方,看来江萱所画《潞河督运图卷》应该另有其画。

                            《潞河督运图卷》名不符实

 《潞河督运图卷》描绘的应该是潞河(北运河)中的景象。可《潞河督运图卷》画的是海河和南运河,北运河(潞河)仅画了一个河口以及相邻的三岔河口炮台,那所谓“潞河督运”从何说起呢?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画面上方为潞河口,左侧为南运河,右侧为海河】

潞河河浅滩多,为防止淤沙,有人推着形如“虡业”的刮板,由岸上的人用绳索拉住刮沙。还有人背负一捆柳枝在河边行走,遇到水浅的地方,即插一支柳枝作为标记,这个人称为标夫。这在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跋文原文中有具体描述,而这些情景在这幅所谓《潞河督运图卷》中根本找不到。

冯应榴还说,在河中间紧扯风帆的官船,就是他坐的官船,每当漕船抵达通州时,他都要乘坐官船前往验粮,分出等级,配于各仓,有时还要到津门去督促。官船前边飞驶而来的小舟,是捧着粮盘前来验粮的漕官。那些装满散粮的船只,都是杨村派来的驳船。但是,这些生动的场景,搜遍画卷也没有找到。

冯应榴的《自书潞河督运图后》是看着《潞河督运图卷》写的,而如今我们在这幅画卷上所看到的并不是当年冯应榴请江萱画的《潞河督运图卷》。那幅图现在是否还存世?尚不得知。

 画的不是潞河是海河

 纵观全图,画中的地理形制与天津三岔河口一模一样。从天津城北门外钞关浮桥起,蜿蜒十余到海河紫竹林村止,两岸的官署、寺庙、街道、集市和图卷中画的位置基本相似。侯家后、估衣街、单街子、宫前街等和清末天津地图是吻合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幅图卷画的是清朝康乾时期的天津市貌,是一幅珍贵的现实主义巨著。

这幅图卷的中心部分是三岔河口的官舫,从水手正在扬帆的情况看,官舫刚驶离码头。官舫的身后是天津有名的“院门口”码头。图中可以看到官舫的仪仗船队还没完全驶离码头,由此可以判断出那艘官舫的官员并不是从潞河驶来的坐粮官冯应榴,而是即将展开一年一度巡盐使命的长芦巡盐御史。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从院门口驶出的官舫和仪仗船】

这幅画卷上官舫前边有几艘舢板快船,分别载着巡盐御史的仪仗和护卫,最前面的一艘仪仗小艇,已抵近盐关码头附近。应该是天津地方为御史一行清道的小艇。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已到达码头的清道船】

官舫前面有一队仪仗船只正在鸣锣喝道驱赶水面船只,提醒他们注意避让。船上有旗锣一对,蔗节杖一对,长鞭一对,龙头杖一对,这该是御史自己的仪仗了。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旗锣仪仗船】

                                   运的是盐不是粮

    从紫竹林村桃红柳绿的时令看,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仲春时节,海河东岸的盐坨地正在开春坨。我们从这幅画卷中看到,盐坨里的盐役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有拆垛的、过秤的、装包的、抬包的、烧水的、做饭的等等,一派繁忙景象。在明代,天津城北就有“贡盐厂”“白盐厂”,专储皇家所需长芦精白盐。清康熙年间,长芦盐运使由沧州迁到天津,在海河东岸设立盐关口,对往来盐漕课税。并在盐关附近开辟出一片储盐的盐坨地。这片盐坨地自东门外盐关起沿海河至季家楼,储存长芦精盐数百垛之多。民国后,各盐场就地建库存盐,天津盐坨退出历史舞台。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盐坨地】

最初,考证者把海河东岸的盐坨当做了粮仓,这是因为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跋文中有说明。然而,盐包外面缠有苇索,人是不能背负的。且盐包的重量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负重能力,只能两人扛抬。画卷上抬包的盐役都是双人扛抬,盐船上装满的都是浑圆的盐包,因此证明这不是粮仓,而是盐坨。

“潞河督运”其实是海河巡盐——现存《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并非督粮
                                【盐船上浑圆的盐包】

 

                这是一幅“海河巡盐图”

   这幅画卷从头至尾,既没有潞河的画面,又没有装运粮食的画面;既没看到督粮验粮的场景,也没有看到万人背负粮袋过石坝的场面。我们看到的是威严的巡盐御史船队正向海河东岸的盐关、盐坨开进,展开一年一度的盐务巡视活动。一艘艘装满长芦盐包的盐船,在纤夫的牵引下,秩序井然地通过掣盐厅的查验,向三岔河口驶去,沿南北运河送到千家万户。整幅画卷以天津盐坨春季开坨为核心,以巡盐御史一年一度启程出巡为主线,向左右两侧展开。所以,这是一幅“海河巡盐图”,而不是“潞河督运图”。

 

本文刊载于2019615日《今晚报》,第七版《天津卫•老悠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