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晚报——嫦娥化蟾的故事

(2016-09-10 16:20:06)
标签:

蟾蜍

中秋节

月饼

日月

分类: 随感

嫦娥化蟾的故事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与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中秋的晚上,全家团圆品香茗,拜月赏月吃月饼。沐浴在银色月光里的人们,开启所有想象细胞,月宫里美丽的嫦娥、吉祥的玉兔、伐桂的吴刚……这时如果有人提起浑身长满疙瘩的癞蛤蟆来,一定会很扫兴。可是,那华丽的月宫里还真有一只蟾蜍,正是美丽的嫦娥变化而成。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著有《灵宪》一书,在书中就记载了一个“嫦娥化蟾”的故事: 嫦娥在奔月前,请术士有黄给她算了一卦,有黄告诉嫦娥,卦象大吉,一个美丽的女子独自西行。遇到天色黑暗,不可惊慌,日后必有福报。结果嫦娥飞到月亮里立刻变成了一只癞蛤蟆。在张衡的笔下,美丽的嫦娥变成了癞蛤蟆,许多人感到遗憾。变个什么动物不好,偏偏变一只恶心人的蟾蜍,这和月亮不挨边呀!

  其实我们错怪了张衡。在先古时期,蟾蜍是中国先民所崇拜的图腾之一,是月亮的化身,是生育之神。我们可以从全国各地历年出土的汉墓中壁画、砖画和织物上找到华夏民族最早的祖先伏羲和女娲的图像。画像中,伏羲手拿曲尺手捧太阳,太阳里有一只金乌,女娲手拿圆规手捧月亮,月亮里就有一只蟾蜍。

  旧时天津,民间就有将日月当做一对配偶神来祭拜的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中和节,家家都要烙糖饼,并在院内设供桌祭祀太阳。各道教宫观都要举办法会。上溯到唐朝,中和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唐德宗年间甚至将中和节定为假日。而在中秋,家中的女人都要设摆香案依次拜月。故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蟾蜍和太阴星君、女性生育的联系,理所当然就成了月亮的化身。恰好民间编出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为维系人们对太阴星君膜拜,只好委屈嫦娥变成了癞蛤蟆。

http://s13/mw690/001PVU2izy74JRwUIGMec&690

汉代石刻——伏羲女娲交尾图

http://s7/mw690/001PVU2izy74JRwZp0W56&690

http://s1/mw690/001PVU2izy74JRxkATK20&690

伏羲女娲交尾图——月宫中的蟾蜍

http://s2/mw690/001PVU2izy74JRxr0zv71&690

马王堆出土帛画日月图——看月宫中的癞蛤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