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湾古城的传说
据《安西县志》记载,桥湾古城,始建于大清雍正十年(1732年)因城南疏勒河上有座天生桥(黄土涵洞)桥下河床呈弧状而得名。初建为仓储屯粮所用。这里距世界风口城安西县85公里,距玉门镇60公里,离唐僧《大唐西域记》记载的锁阳城距离也不远。东连嘉峪关,南屏祁连山,西接新疆,北通外蒙,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塞,河西走廊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治元年(1862年)因“回民暴乱”,城毁民散,荒凉至今。
据民间传说,桥湾古城兴建和康熙皇帝做的一个梦有关。相传有一天,康熙皇帝梦见自己在大西北巡游,在穿过一片荒无人烟的沙碛地时,忽然看见一大片绿洲,其间一条大河清水蜿蜒,岸边长着两棵参天的大树,树枝上挂着一顶金灿灿的皇冠和一条白玉腰带。离大树不远处突兀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城池,恍若天上凌霄殿,人间帝王家。梦醒后的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认为梦中之城必是上天赐于自己的边关要塞,于是亲绘地图一幅,并遣人去大西北寻访。当寻访的官员来到桥湾一带时,果然见到发端于祁连山的疏勒河边长着两棵高大的胡杨树,树上挂着一顶草帽和一条草腰带,除了无高耸的城楼外,这里的景观与康熙皇帝梦中的场景十分相似。来人回去禀告后,康熙皇帝龙颜大悦,立即差大臣程金山携巨款前往桥湾督修一座周长为九里九的军事防御城池。当年康熙皇帝派程金山父子携巨款来此建城,不想此人却是一个巨贪。他想桥湾远离皇城,又处荒凉之地,建不建城,康熙都不会知道。于是程将大部分银两据为已有,只草草地修了一座小城回去复命。哪知纸包不住火,后来一位钦差大臣西巡,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座据说比紫金城不差的城池,可来了一看却傻了眼,这里除了一圈矮墙和几间破屋之外别无它物。于是他回京后将所见据实禀报了康熙皇帝,康熙闻听后龙颜震怒,当即降旨将程氏父子斩首示众。为了警示百官及后人,他令人将程金山的后脑勺做成一个碗,将程的两个儿子的头盖骨反扣在一起,并用其人皮做成一面人皮鼓。随后拨款在离桥湾城西北250米处又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永宁寺,并将自己的龙袍马褂和人头碗、人皮鼓一并置于寺内。同时,他还从京城派来10名道士,命其一日三次敲击人皮鼓,以告诫边关将帅们做官须清廉,为人须正心。
其时正值回鹘首领葛尔丹在新疆率部叛乱,康熙皇帝要在这里修建城池,真正的目的无非是用于驻军屯粮,以作为进军新疆平叛的桥头堡和打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赫赫有名的左宗棠将军当年率部到新疆平叛,也曾经在此驻军屯粮,并兴修水利,广植树木,清代诗人杨昌浚为此写下“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虽然是个民间传说,但那人皮鼓却真真的保存下来了。原在安西博物馆保存,现移到桥湾古城新建的博物馆保存啦。

在桥湾古城可看的东西不少,有皇帝的龙袍,和干尸,但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要数一只用人头骨做的碗和一面用人皮做的鼓。用程金山父子的头骨和人皮做成的碗和鼓,如今都完整无损地陈列在一个玻璃盒子里。头骨呈棕黄色,皮面呈深褐色,在鼓的中腰镶嵌着一条银圈,上雕着两条盘卷着的龙,那龙怒目圆睁,龙爪飞舞,无言地向世人昭示着什么……我忽然想起,有关方面何不组织贪官们到桥湾看看呢,或许那人皮鼓比纪检委管用的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