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尖毛草的故事》有感(家长三年级学习文章第一)

(2015-11-06 16:39:10)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长老师成长录

                 重温《尖毛草的故事》

                                银晓芙妈妈

       10月份的最后一场网络班会上,林老师又给我们分享了许多教育的智慧。我想着这么好的内容一定要放到博客上让更多的家长可以学习,由于当晚要准备第二天去火炉山义卖的物资,等我第二天参加完活动回来,打开电脑,Q群里昨天的聊天信息竟然只有寥寥几条,可能是由于我的手机上接收了部分信息的缘故,好在我一向有随时保存金玉良言的习惯,给我印象深刻的几句话都及时保存下来了:“学习的扎根是:记忆力,专注力,持之以恒的毅力。”“人家跑了500米了,你才开始起跑,你就想要孩子在10秒钟追上别人,那不是逼死孩子吗?”

    看过尖毛草故事的人都会知道,尖毛草之所以能成为“草地之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根基深厚,厚积薄发。而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正是要学习尖毛草懂得先向下扎根的精神!林老师给我们总结的,在学习上要扎的根是:记忆力,专注力,持之以恒的毅力。晓芙就读伏羲班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些话的印证。早在晓芙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受到几本书里的教育观念影响,认为孩子不需要过早接触学习知识技能,以免破坏了孩子要正式开始学习时的兴趣和专注。所以在晓芙入读小学的时候,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几乎为零。不过非常凑巧的是我们选择的是伏羲教育,在开始的两年时间里,每天的主要任务是读背经典和古文,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爱莲说》、《岳阳楼记》、《论语》等等。孩子们每天周而复始地诵读经典,直到能够准确地背诵下来,这其中就磨练了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和毅力。而且通过经典的背诵,晓芙空白的识字量也跟上来了。直到现在上三年级,开始正式接触数学方面的珠心算、拼音学习等等,一开始,跟有过学习基础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看着孩子投入地学习拼音知识,她自己尝试去拼读新学的《幼学琼林》,体验着学到拼音马上就能学以致用的快乐!每天放学到家,不肯吃晚饭,要先做完数学作业的认真劲儿。我想,我完全不必去担心着急她暂时的落后,我要做的是保护好她这份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足够了!就像林老师说的这句:“人家跑了500米了,你才开始起跑,你就想要孩子在10秒钟追上别人,那不是逼死孩子吗?”

    回顾这两年多晓芙在伏羲班里的学习,在记忆力,专注力以及毅力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读背经典以及每周的当众演讲,磨练了她的记忆力和自信心,从开始的胆怯害怕,觉得自己记不住不会讲,到现在每周都能够大方生动地演讲不同的故事;在专注力上,晓芙在一年级的时候是最差的,到现在为止,我发现她最专注的时候,就是看课外书的时候,所以这个专注力也是跟兴趣有关的。在伏羲班里,只有专心地学,才能痛快地玩。包括看课外书,也是需要背书过关了才能看哦!第三点持之以恒的毅力,也是时常得到检验的,经典的读背、武术、乐器、书法、篆刻等的学习,还有我们这个周末就要参加的公益徒步活动,每一项都是考验和锻炼孩子们的毅力的。坚持做好每件事情,一个人去坚持的时候多少会感觉孤单,可贵的是伏羲班里有这么好的氛围,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地成长!我还要特别感谢林老师培养的孩子们在书写时的恭敬心,每当我看到晓芙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字时,就特别欣慰。一直以来我对孩子培养的期盼就是:养成好习惯、好性格,还有就是能写一手好字!

    我想,尖毛草用了6个月的时间来扎根,我们的孩子却至少可以用6年的时间真正地把学习的根扎好!我深信,我们的孩子必定会成长为坚不可摧的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几位大师对于学习的见解:

柳局所说的:“人的成长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绝对没有机会因为教育方法不对,再重来一次,理由很简单:一是生命成长的每一秒钟不可逆;二是人的心智发展关键期不可错过……。”

吴教授所说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一辈子够用的知识教给孩子。但是,培养好的素质,却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庄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林老师说:“重温尖毛草的故事,看看什么才是对孩子一辈子有用的东西。”林老师说过的太多了,请大家多学习老师的博客吧!


               《尖毛草的故事》学习心得(10分)
                               程曼淇妈妈
    “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那段时间,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尖毛草会是今后的“草地之王”!但在半年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尖毛草的经典语句多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萦绕在我们的耳边,林美娟老师苦口婆心要我们所有家长不要着急孩子们学知识,孩子们的务本就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德。当林老师隆重推出此篇,让全伏羲教育家长学习时,令我想起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经典结合实践,毫不夸张说我们伏羲班的孩子就是非洲大地上的尖毛草。伏羲教育以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前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人伦教育为起点。从一年级起,老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扎好根,而扎好根就得孩子务本,认真背好经典教材、平时多动手做家务、课堂养成良好的专注力。经过几年时间老师和一些家长老师们的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一二年级时看起来我们班的孩子所学到的知识少,有些家长暗暗有些焦虑。刚步入中年级时,不难发现,在过去稳打稳扎的孩子,学习知识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过去几年老师的苦心经营也初见成效,家长们也慢慢安下心来,老师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蒙以养正,圣功也!
      “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下工夫,积蓄力量,养精蓄锐,当自己根基的稳固性远远超过别人时,奇迹同样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再读此段时感悟颇多,以前曾因为我家孩子表现机会较少有些埋怨老师,而此篇就是最好的说明,展示与否不重要,学好本领,有朝一日想不展示都难。 老师反复强调过应试教育的孩子成绩多么棒、才能多么好,只要离开品德与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是海市蜃楼。曾经也羡慕过别家孩子拿过多少奖、考试双百分,其实真的不用去羡慕。伏羲教育提倡大道至简,而简单里面却蕴藏着做人做事和学习的根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本功叠加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亦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奇迹。孩子上伏羲教育三年以来,我最后悔又往往做不到的便是亲子共读,程曼淇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可以说这三年里我陪她一起读书的时间加总不到一个月,但她凭借着自己的自律和对学习的渴望,一路走来成绩都还好。曾经她在背《论语》这一块有偶尔落后的现象,其他家长会好心告诉我,我十分淡定说不着急。每每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家长调整学习方向和各科课外所花时间,马上就能迎头赶上。林老师身上许多的优点,其中我望其项背、无法企及的就是老师的毅力,在毅力上我没有给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她童年时遇到这样的启蒙老师,何等的庆幸?!
和程曼淇亲子共读时间少,但本学期在拼音学习上我倒真是陪了一程。一二年级班里没开设拼音学习,并且班里孩子们拼音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刚开始得知她16个词组全对才一个,那么意味着她拼音学习这块十分也得不到。获得这个信息的当天我一夜也没睡好,暗暗下定决心要陪着她一起成长。我自己拼音也学得不好,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和老师们都是方言沟通,大多老师们上课也是用方言,湖南人说普通话本身就是吓倒一片。参加了两次林老师的拼音课堂,生动有趣、妙趣横生、妙语连珠、游戏穿插、其乐融融,我都有些流连忘返了。放学之后,我和阿姨都运用老师的方法同程曼淇作拼音游戏,督促她多读多听多写,如今再也不用为她的拼音发愁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很重要的。亲子共读真的很奇妙,家长们的陪伴就是不一样,孩子们对学习会更有信心更有兴趣。
“尖毛草之所以能成为“草地之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根基深厚,厚积薄发。”任何一种技能和本领是需要时间来成就的,而不是凭空就一夜产生了。“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河海。”我和先生的体育都不怎么好,从遗传学上来说,曼淇的体育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从小到大也没一个老师来重视我的体育成绩,认为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足矣。因为对体育的不重视,害得我大学在这一门课上吃尽了苦头,无形中也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成绩。网络学习阅读完《尖毛草的故事》,林老师抛给家长们一个提问:学习的根本是什么?家长们回答得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无一全面。最后老师一言以蔽之:学习的根本就是记忆力、专注力、永恒的坚持。坚持的力量是伟大的,程曼淇个小,跑步一直是全班倒数第一,几年风雨无阻的晨练使得她获得良好的耐力和敢于超越对手的决心。班里长跑训练时,她也居然把几个同学甩在身后了。感谢孩子严于律己、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感谢家长老师们的协助!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此次网络学习给我带来最大的感悟便是:看淡结果,关注过程,良好心态陪着孩子们慢慢成长。在任何事情上不要急功近利,家长们心态好了,全家人便找到了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