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淳,你去洗碗。”今晚我们岑村伏羲班的孩子和大人都在岳城小学的饭堂吃饭,掌勺的是宋老师。饭毕,孩子们自觉把碗筷收拾累成一叠,我特意指名张雅淳去洗碗。
“为什么?”她又睁着那双迷死人的水汪汪的大眼睛问。
“因为你比其他小朋友少做两个多月的家务,你要补回来。”
她捧着碗去了。
现在,我开始向张雅淳“开刀”了。她比其他孩子晚来两个月,那两个月正是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密切配合打掉孩子的娇气、懒散,家长每天让孩子做家务,图片发到群里互相学习,所以班里很多孩子都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这一次走出来,每天的游学从早到晚,每个孩子都是背着自己的东西,包括焖烧锅里每天要吃的午餐,重重的,但是毫无怨言。在这种氛围下,张雅淳也能跟着同学一起,但是,她极少主动去关心别人,更不会像吴茂杰一样,对张雅淳妈妈说:“阿姨,我帮你洗袜子。”(走出来游学,每个家长都去照顾别人的孩子,张雅淳妈妈是带吴茂杰那几个孩子的)
上一次在学校,我开玩笑让张雅淳替我洗碗,她眼泪就开始吧嗒吧嗒的:“为什么?”根本不会动,但是这一次“为什么”之后,捧着碗去了,进步很大。
今天参观东洞庭湖鸟的标本馆给我触动很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信息就是:用则进,不同则退。
导游解说“鹬蚌相争”的“鹬”时,告诉孩子为什么“鹬”的嘴巴那么长,眼睛那么小,因为“鹬”是靠嘴巴觅食,插到软泥里搜索食物,而不是靠眼睛去寻找食物,所以眼睛长期不用,慢慢就退化了。
同样的,站在水上的鸟,腿都是长长的,站在树上的鸟,腿都是短短的。任何一种东西,如果经常磨练,肯定会变得强大,那些不用的,自然会退化,正所谓“用则进,不用则退”。所以,在中午我们坐在东洞庭湖边吃完午餐的时候,我给孩子们总结,特别讲到这一点,我们的大脑更是如是,经常动脑筋的,自然会越来越聪明,思维也越来越敏捷,不爱动脑筋的呢?以后脑袋就变成“石头”了。同样的,勤做家务的孩子,两只手也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能干,不做呢?就像“鹬”的眼睛一样要退化了……
以后当孩子懒散的时候,这个故事又可以讲给孩子们听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