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思行之林
思行之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63
  • 关注人气:2,0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判断一首诗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

(2012-04-04 15:31:24)
标签:

古体

近体

杂谈

分类: 国学路

    记得参加吟诵培训的时候,徐老师说“古诗平仄”很简单,那就是几个简单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后来在实操中遇到不少问题,幸好有晋如老师可以随问随答,解决了不少问题,慢慢清晰了最简单的诗词格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符合这些规则的,就是近体诗,否则就是古体诗。可是,这些规则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无法辨别近体还是古体了,所以这个假期我专门跑去深圳请教晋如老师这个问题,从而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判断近体、古体的方法,是从韵开始,这在以前都是不重视的。

 

第一:看韵

古体诗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而且押韵不限于同一韵部,可以用邻韵。但是近体诗必须是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是同一韵部的。

 

第二:看“诗喉”

所谓“诗喉”,就是每一句的第二个字,“诗喉”必须要严格符合“同联相对”、“邻联相粘”的原则,如果不符合,就一定是古体诗。

 

第三:要看每一句是否符号四个基本律句: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四个是单独的句式,只要诗里的句子符号上面四个基本律句,就是近体诗。

   另外,还有注意的是绝句是包括古绝与近体绝,对于古绝,习惯上也有人把它们归入近体并视之为特殊的近体,譬如折腰体。律诗就一定是近体了,没有例外。

 

例子: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这是一首近体诗,“声”、“惊”属于下平八庚韵部。“看”“听”“去”“来”的平仄是:平、仄、仄、平,符合“诗喉”的要求,在这里特别要强调是“看”念kan1,“听”念ting4.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这一首就是特殊的”折腰体“,也把它看成是近体诗。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 际 见 来 烟 ,竹 中 窥 落 日 。

鸟 向 檐 上 飞 ,云 从 窗 里 出 。

   这一首但看韵”日”、“出”就知道肯定是古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