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秦字族

(2022-03-26 17:57:57)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秦字族作者:齐鲁大地

      秦字族

秦,是个古老的汉字,甲骨文[转载]秦字族由两部分构成,上面象“两手抱杵”,下面象“两棵秸秆”。之所以我们对“秦”很熟悉,是因为“秦国”或“秦朝”的缘故。“秦”的初义到底是什么?目前我所见到的观点大多是“举杵舂禾取粮”。徐中舒先生持论严谨,仅言“象抱杵舂禾之形”,又根据卜辞“疑为祭名”。

我的观点。从商之甲文,乃至于后来的金文、籀文,“秦”字的构字要素几乎没有变化。从构字要素和字形上看,很像“举杵舂禾取粮”,但是此说与具体的劳动实践不大吻合。从禾穗上或者秸秆上取下粮食颗粒的传统方法,多是依靠摔打或碾压,也有用木棒或两节链杆抽打的,不会“举杵舂禾取粮”,这样做会把很多粮食粒舂坏掉。徐中舒先生也没有言明“秦”字的造字初义。窃以为“秦”字的产生和古代秸秆的利用有关。秸秆在古代可用做燃料、农家肥、编织材料等,还可用做饲料、建材。有些当做饲料和建材的秸秆需要粉碎,譬如用于泥墙的麦秸,就需要截短或捣碎后才可使用。在铁制铡刀未出现前,粉碎秸秆是个很大的问题,用石杵捣碎应该是个比较好的选项。故而我认为:“秦”取象于用石杵捣碎秸秆。石杵很沉重,需用双手抱住使用。捣碎秸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地持续不断地捣砸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故有“逐渐实现”之义。被捣砸的秸秆易于散开,需要聚集后再捣砸,反复多次才可能完工,故有“积聚”之义。当然也含有“捣砸”“敲击”之义。下面是由“秦”构成的会意字。

臻,从至从秦。至,取象于箭头落地,强调行为的结果“到达”;秦,逐渐实现,强调到达需要一个过程。合起来表示逐渐到达之义。譬如“臻于至善”“日臻完善”,都含有缓慢渐进之义。《辞源》等释为“至,到达”,忽略了缓慢渐进之义。再如《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薦臻。”显然,饥馑也不是突然降临的。

蓁,《辞源》释“蓁蓁”为“茂盛貌”,源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窃以为谬矣。请问,谁曾见桃花怒放之时茂盛的桃叶挂满桃枝?事实上仅有几片嫩芽或者嫩叶聚集在枝头。故而“蓁蓁”应该释为“聚集”。这也吻合宋玉或屈原《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注:“蓁蓁,积聚之貌。”

榛,从木从秦。木,果树;秦,捣砸,敲击。合起来表示结的果实需要砸开才能食用的果树。《辞源》:榛,木名。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叫榛子,果仁可食“丛木”之义乃为引申。

溱,会意兼形声字,从水从榛省,会河流两旁榛树丛生之义,它指溱水,其他义皆为引申。

qín,是个古老的生僻字,甲骨文[转载]秦字族从秦从女,窃以为取象于为捣砸秸秆服务的女子,应该具有“勤劳”“善良”“美好”之义,徐中舒据卜辞“疑为人名”。

说文解字,差错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