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哪些结构?

标签:
转载 |
分类: 生物教学 |
疑难问题:经常有学生会问,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哪些结构?因为在微观领域中,学生确实也没有感性认识,许多复习教辅用书有时也会有差错。我以前上课时的观点看上去也有问题,因为今天看了公众号《生命科学教育》后,有了重新认识。
一、以前的认识
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只有在质壁分离的时候可以看到,正常的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是在一起的),细胞质,细胞核的完整结构(核膜、核孔等是分辨不出来的)。当然,按照大学教材,细胞核也可以包括在细胞器中。
可以看到的细胞器: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才能看到蓝绿色的小点)、叶绿体、液泡,其中叶绿体和液泡选择的教材有色素的话,就不需要染色。
染色体也是可以看到,需要碱性染色料染色。
二、新的观点(摘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出现在1928年,在此之前科学家不可能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器,因此1928年之前确认的细胞器,只能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
例如,中心体,Edouard Van Beneden在1883年就观察到了中心体,彼时科学家没有电子显微镜可用,因此光学显微镜下是可以看到中心体的。
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不能看到中心体,一方面是因为普通高中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不高;另一方面中心体没有明显的光学特征,需要染色后才能看到。类似的很多细胞器都是通过染色处理,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存在。当然,光学显微镜只能确认细胞器的存在,并不能观察到这些细胞器内部的精细结构,细胞器精细结构的观察还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
总之,有时在表述光学显微镜下能不能看到什么结构的时候,需要分辨外部形状还是内部结构的同时,还要慎重考虑,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