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离异家庭儿童教育——读书治疗及图书推荐(二)

(2010-09-10 19:35: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记录
(二)

 

   本文参考相关资料,推荐书目如下(包括父母与孩子)

1、让折翅的小鸟重回蓝天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家长素养工程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是一本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很强的书针对离异家庭普遍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运用现代心理学、家庭教育学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比如,对离异家长的心理调适问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离异的父母自我疗伤与帮助孩子疗伤问题,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关爱帮助离异家庭子女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都提出了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4054.png

 

2、上帝也是单亲——单亲妈妈快乐心经

本书对单亲妈妈心理、情感、子女教育以及再婚家庭都等问题均有深入分析和具体建议,系国内首部写给单亲妈妈们的全方位自助读本。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880.png

 

2、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

本书选用世界经典名著绘本25本,包含了从儿童的自身出发、从而关怀他人、进而关心社会环境的主题内容,涵盖了生活常规(《大卫,不可以》)、学习认知(《小蓝和小黄》)、自我认同(《大脚丫跳芭蕾》)、家族情谊(《我爸爸》和《我妈妈》)、关怀他人与尊重生命(《獾的礼物》)、爱与分享(《小恩的秘密花园》)、关怀环境(《花婆婆》)、远离焦虑(《妈妈心·妈妈树》)、依附感(《阿文的小毯子》)、无私奉献(《爱心树》和《小石狮》)、爱惜大地(《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喜爱阅读(《我喜欢书》)、认识情绪(《子儿,吐吐》)、家庭温馨(《云朵面包》)、热爱乡土(《荷花镇的早市》)、关怀弱势(《妈妈的红沙发》)、多元观点(《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珍惜友谊(《我有友情要出租》)、单亲儿童的孤独(《大猩猩》)、执着与分享(《雪花人》)等。丰富的主题内容足以供各学段教学者学习、参考之用。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2231.png

   3、父母离婚后:孩子走过的内心路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一本书共有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一位离婚之子作为主角,重现他们的从父母离异那一刻到25年后的人生历程。中间穿插完整家庭孩子的相对故事或简短描述,主要包括:平行的世界:凯伦与盖瑞,暴力的影响:赖瑞与卡萝,没有父母的孩子:宝拉等。揭开了许多迷思,也让我们再度思考婚姻的真义,如果知道离婚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造成多少遗憾的话,或许大人会更“慎始”,对婚姻与承诺会更认真。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960.png第二本书让你看清整个家庭背后的来龙去脉,同时学会如何走出家庭阴影,不再自伤、伤人。作者道尽了家庭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282.png

 

 

4、How To Help Your Child Overcome Your Divorce

   该书台湾已翻译出版,即《折翼家庭也能翱翔:如何帮功孩子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678.png

 

 

6、我的爸爸叫焦尼

     本书描写和母亲同住的单亲儿童提姆,在爸爸来访的那一天所发生的事展现的是单亲家庭父子之间永远无法割断的挚爱亲情这样的故事是单亲孩子的心情写照孩子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情感的认同和抒发,大人陪伴孩子看书的同时,也会思考离异所带来的影响及单亲家庭的问题。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444.png

 

8、爸妈,请一起陪我长大-离婚家庭儿童的故事。心理出版社
    五则宽容和体谅、爱与关怀的小故事,述说离婚家庭孩童们所面临的困境,并引导孩子寻求抒发,乐观以对,重拾自己的发展任务。
    这本由儿童心理学家和离婚辅导权威共同撰写的书,对父母及帮助儿童在家庭破碎中脱困的专家,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书。藉由想象和隐喻的手法,书中独一无二的十五篇故事及原创插画,提供了有效及安全的方法帮助孩子能够同理,并对父母的离异和分居做出因应。世世代代以来,故事始终是教育儿童的最佳凭借,《爸妈,请一起陪我长大》延续此一传统,让孩子有机会从父母失和及离异的创伤中康复。 

 

9、《周六到爸爸那里》 At Daddy's on Saturdays By Linda Walvoord Girard 

推荐年龄: 5-8岁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473.png

 

10、《两个家》 Two homes 作者Claire Masurel  推荐年龄:3-5岁 

  这本书更适合3-5岁的孩子,会帮助他们驱逐害怕失去父母的恐惧。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29.png

 

 

 

11、《夏天的日子》 The Days of Summer 作者Eve Bunting 推荐年龄:5-8岁

这本书非常巧妙地没有选择父母离婚这个角度,而是讲述两个小姐妹如何适应祖父辈的婚姻变化,作者认为,如果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深深的爱,孩子是有很强的自我愈合能力的。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044.png

 

12、《恐龙离婚记》  Dinosaurs Divorce By Marc Brown and Laurie Krasny Brown 

推荐年龄:4-8岁

    两只恐龙结婚之后,他们也跟很多现代家庭一样,可能有天会面临到离婚的问题。一旦爸爸妈妈要离婚了,小朋友和他们的家人往往会产生困惑、误解和焦虑等感觉,这时候这本图画书就可以派上用场,好好帮大家化解内心的种种情绪。                   

   这本书非常简单、直接且生活化,配上可爱又好笑的恐龙插图,描绘出每个婚变家庭的小孩都会面对的各种状况,藉此鼓励读者们勇敢表达内心的害怕与感觉,并且让孩子体认到双亲离异时,可能会产生的内在情绪与外在环境的改变。由于父母离婚后会产生很多无从想象的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形,本书也提出许多积极、正面的解决方法。社会中婚变家庭愈来愈多,无论大人或小孩,无论身处婚变家庭或者周围有婚变家庭的朋友,透过本书都可以得到极大的帮助。本书适用于人际关系教育 (情绪管理&心理成长)--《恐龙交友记》&《恐龙离婚记》(该书台湾已出版)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2616.png

 

 

13、《我不想谈那个》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作者 Jeanie Franz Ransom 推荐年龄:4-8岁

小女孩从父母那里听到离婚的字眼后,经历了一系列负面的情绪,作者将孩子的情感以生动的动物形象渲泄出来,一会儿是鳄鱼,一会儿是刺猬,读到这本书的孩子定会感同身受。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833.png

   

14、《蔻蔻熊,这不是你的错》 It's Not Your Fault, Koko Bear 

作者Vicki Lansky,推荐年龄:3-7岁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和家长的绘本:还在上幼儿园的蔻蔻熊不得不面对爸爸妈妈要离婚的消息。熊妈妈和熊爸爸非常认真地倾听蔻蔻熊的各种顾虑并给了她很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尽一切机会告诉蔻蔻熊这绝对不是她的错。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915.png

   

15、《潜鸟夏日》 Loon Summer 作者 Barbara Santucci 推荐年龄 5-9岁

   女孩若霓跟爸爸度过了第一个没有妈妈的夏天,女孩问爸爸,你说过潜鸟们会永远在一起,可是为什么你和妈妈不在一起了呢?爸爸回答:有时候情况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部分是不会变的,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你。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7.png

 

16、《再见爸爸》Goodbye Daddy 作者 Brigitte Weninger 推荐年龄 4-8岁

非常适合幼儿的一个故事,故事没有指责任何一方,而是详细解释了大多数孩子在父母离婚期间以及离婚后的各种问题,画面非常优美。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211.png

 

17、《熊妈妈和熊爸爸离了》  Mama and Daddy Bear's Divorce 

作者 Cornelia Maude Spelman, 推荐年龄 4-8岁
  作者讲述了一个叫蒂娜的女孩经历父母离异的故事,开始蒂娜感到非常难过和害怕,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她意识到虽然父母不在生活在一起,她依然被父母的爱包围着。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545.png

 

18、 是巧克力布丁吗?》 Was it the Chocolate Pudding? 

作者:Sandra Levins and Bryan Langdo,推荐年龄 4-8岁

该书由美国心理学家协会出版,备受婚姻关系律师推荐。因为大部分8岁以下的孩子通常都会将父母离异归咎于是自己的错误,这本书则让孩子们感到释然。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169.png

 

19、《离婚快车》 The Divorce Express 作者 Paula Danzinger 推荐年龄:青少年
    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叫菲比的初中生不得不乘坐离婚快车往返于父母的新家之间的故事。菲比非常痛恨她的新生活,但最终她成功地适应了这种变化。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215.png

 

 

20Standing on My Own Two Feet: Child's Affirmation of Love in the Midst of Divorce  推荐年龄:4-8岁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5174.png

 

21、《这是爱》

麦兜出身单亲家庭、跟妈妈麦太相依为命。《这是爱》故事看似平凡,麦兜和他的单亲妈妈麦太、还有他的老师同学、邻居朋友们都生活在当下你我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现实的无奈、成长的烦恼,一颗善良美好的童心恰是难得。着笔轻描淡写,却令人捧腹,又回味良久。书中“你,要比我多吃”讲母子间的爱,令人感动,而“悭得一分得一分”却是一个单亲妈妈教育孩子和真爱的故事。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03.png

 

22、《帮助、希望和幸福》(Help,Hope and Happiness)

 英国汉普郡的女孩莉比·里斯(Libby Rees)还不到10岁,2005年12月出版了她的“生活自救手册”《 帮助、希望和幸福》(Help,Hope and Happiness)。这本书共有60页,内容是关于如何面对父母离婚的。书里那些自我排遣悲伤情绪的窍门,都是小里斯在生活中曾使用过的。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659.png

 

22、儿童剧《我长大了》

该剧全国儿童剧中惟一一部以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影响为题材的戏讲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面对家庭变异时如何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帮助父母、关爱他人。他们用理性的思维和独立的行动向世人告白:我长大了!

该剧最早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剧作家严兵看到一些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当时剧名为《顽童》,对孩子的同情是当时的基调。到了90年代末期,剧本改名为《手拉手》,孩子们如何互助共渡难关,唤回失去的童真是这个版本的主题。2001年,《手拉手》在初排时更名为《我长大了》。此时,剧中的孩子已经能对父母的离婚表示理解了,《我长大了》在全国已上演300多场。此次修订重排,对全剧做了较大的修改,孩子不仅享受父母给予的阳光,而且能创造阳光,关照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