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家庭儿童教育——读书治疗及图书推荐(一)
(2010-09-10 19:34: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录 |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卢梭《爱弥尔》
父母离异家庭儿童教育
(一)
儿童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敏感而脆弱。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的变迁,离婚率急剧增加,家庭结构产生明显的变化。相对的,父母离异儿童的人数也与日俱增。研究表明,破碎的家庭使孩子倾向于心理不适应与各种情绪失调,最后衍生出偏差行为与学校问题。因此,家长、学校教师及辅导人员应透过各种方法协助父母离异儿童克服种种危险因素,使他们身心得以正常发展。
许多父母离异的家庭,儿童缺少另一方的关爱,往往是孤僻、偏激、仇视他人、敌视社会。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书籍通常被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来引导他们的思考、塑造他们的人格、规范他们的言行,甚至于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儿童在听、看故事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故事的情境,如同主角一样感受情绪的起伏、苦恼、挫折和困境,一直到拨云见日,问题获得解决,儿童仿佛经历了一场难得的生活经验。对于离异家庭的儿童,这种经验不仅能开拓生活视野,促进儿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满足儿童匮乏的需求,提供适应生活的策略。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锻炼独立性。
专业的读书治疗是指由心理咨询师选择图书为心理治疗的媒介,利用图书的文学内涵、图片的启发性,唤起当事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认知和情绪体验,融合咨询师与当事人讨论图书内容的互动历程,产生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促进当事人针对心理困扰的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或对问题有所领悟而豁然开朗。通过读书治疗,可以帮助儿童(1)发展自我概念;(2)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和动机;(3)对个人做出正确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4)有机会注意和理解自身以外的事物和概念;(5)释放情绪压力,减轻孤独感;(8)促进人际关系的觉察和良好互动;(9)了解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发展自我与社会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方式之一,图书存在着不可取代的优势,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它不借助于药品或家长、教师乃至社会的权威来进行强制,容易接受。目前,读书治疗的应用早已超出了最初的精神治疗领域,扩展到不同的场所,由不同的人实施,针对不同领域发挥不同的功能。
要发挥读书治疗的功能,实施人员需要根据当事人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图书,并按照实施步骤,激励当事人经历相应的心理历程,具体可参考《学校心理辅导丛书之读书治疗》(王万清)。在读书治疗中,讨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讨论可以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例如:(1)你对这个故事是什么反应?有什么感悟?(2)你同意主角的**决定吗?为什么?(3)主角的行为产生哪些影响和行为?还可以有哪些可能的行为和结果?(4)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与你相似的经历和体验?有哪些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问:在灰姑娘的行为中有哪些是值得学习的?
①寄人篱下,甘愿以工作换取温饱、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