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挥尘(塵)后录》应作《挥麈后录》

(2011-01-21 07:53:26)
标签:

王明清

《周末》

高俅报恩

挥麈

杂谈

   《周末》2008年7月17日第14版“西窗烛”专栏,发了一篇题为《高俅报恩》的文章。作者为了说明“高俅倒是不忘旧恩”这一点,间接引用了“宋人王明清《挥尘(塵)后录》说”云云。据我所知宋人王明清从来就没有写过《挥尘(塵)后录》,他倒是写过一本叫做《挥麈后录》这样的书。书分《前录》、《后录》、《第三录》、《余话》,二十卷,凡四百五十则。除了《挥麈三录》,王明清还著有《玉照新志》、《投辖录》、《清林诗话》等。

    麈,音zhù,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做拂尘。挥麈,就是挥动拂尘的意思。挥麈,亦作挥犀。晋人尚清谈,每每手持麈尾,以为谈助。从诗句“挥麈空山乱石听”(苏轼)“挥麈风生座”(许有壬)等可以看出,“挥麈”这个动作,还是相当风雅而且时髦的作派。如果变成了“挥尘(塵)”,岂不成了挥动“灰尘”了?

   《高俅报恩》一文的作者,把《挥麈后录》误作《挥尘(塵)后录》,应是形似致误。当然,也有可能原稿上本来不错,面世时才弄错了,这就不应该归咎于作者了。

       (原文以“来函照登”的形式载在《周末》2008.8.28.第14版上,但是曾有删节。现略加整理,以存全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